近期,云南昆明市禄劝县一位74岁的陆爷爷独自照顾因肺炎住院的1岁孙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孩子父亲在其2个月大时因车祸去世,母亲失联,一直由陆爷爷和老伴抚养。网友了解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累计捐款近3万元并捐赠物资。当地政府也迅速行动,为家庭办理低保并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目前,患儿病情好转,预计3天后出院。这一事件背后,暴露出婴幼儿肺炎救治、老年照护困境以及弱势儿童心理健康等多重健康问题。
婴幼儿肺炎:危害大,治疗预防有方法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肺炎对他们来说非常危险,容易引发呼吸衰竭、脓毒症等重症。数据显示,1岁内患儿因肺炎死亡的风险比成人高5 - 10倍。案例中的患儿由于父母缺失,日常照护不足,可能导致病情发现和治疗延误。 治疗婴幼儿肺炎,使用抗生素一定要严格遵医嘱,避免产生耐药性。如果是重症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肺部影像变化。在康复期,要加强营养支持,比如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或者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防止肺炎复发。 预防婴幼儿肺炎,可定期接种肺炎疫苗,像13价肺炎球菌疫苗就很不错。同时,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让孩子远离二手烟。高龄照护者要学会识别肺炎早期症状,如持续咳嗽、呼吸急促、发热超过38.5℃等,一旦发现,及时送医。
高龄照护者:身心负荷重,急需社会支持
陆爷爷夫妇年龄加起来超过140岁,可能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长期照顾孩子,容易引发疲劳、睡眠不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且,他们对婴幼儿护理知识了解不足,比如正确的喂养姿势、疫苗接种流程等,可能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或感染疾病。在应急处理方面,他们也比较欠缺,像孩子误吸窒息、高热惊厥时,可能不知道如何急救,需要依赖外部支持。 为了帮助高龄照护者,社区可以建立定期探访机制,由社区护士提供育儿指导和健康监测,还能协助代配药、预约疫苗等。民政部门应简化低保和补贴申请流程,优先为这类家庭提供临时托育服务或居家护理补贴。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需多维支持体系护航
缺乏父母陪伴的婴幼儿容易出现依恋障碍,表现为过度哭闹、回避社交,长期下去可能发展成焦虑或抑郁倾向。对于这类孩子,要持续观察他们的情绪发育里程碑,比如6个月后能否主动笑、12个月后能否说简单词汇等。 为了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构建多维支持体系。医疗方面,将他们纳入优先接种、免费体检计划,动态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心理上,社区联合公益组织提供定期心理咨询,培训祖辈基础抚触、语言互动技巧,促进情感联结。法律与社会保护上,民政部门要主动排查类似家庭,联合妇联建立“儿童监护评估 - 干预 - 转介”机制,避免监护权纠纷影响孩子权益。 该事件暴露出弱势儿童家庭多重缺口,需各方合力构建长效支持网络保障其生存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