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如果出现持续的剧烈疼痛,要警惕一种叫“干槽症”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大概在10%~30%。干槽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空空的,或者有腐坏组织,还会带着耳朵一起痛,嘴里有异味。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拔牙窝的血凝块掉了,导致骨头表面暴露,但只要及时规范处理,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典型临床表现解析
如果拔牙窝开始持续像刀割一样疼,还往耳朵、太阳穴那边串,同时嘴里有怪味,张嘴也费劲,就得高度怀疑是不是干槽症了。医生检查时会发现,拔牙窝里有腐败坏死的组织,骨头表面白白的露着。大概15%的人还会出现下巴淋巴结肿大、有点低烧,但全身症状一般不严重。
标准化治疗方案
医生一般会用“清创三步法”处理干槽症:先用3%的过氧化氢棉球轻轻擦掉拔牙窝里的腐坏组织,再用生理盐水用力冲干净,最后用碘仿纱条填进去。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时间因人而异,据统计,大概78%的人在48小时内疼痛能减轻一半以上。
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治疗效果和就诊时间关系很大:发病72小时内就去看医生的,平均5.2天能好;要是耽误了,得拖到9.8天。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女性的疼痛评分(0~10分的量表)一般比男性高1.5分左右。另外,术后血清锌水平低于正常值的人,黏膜修复速度会慢30%左右。
异常愈合信号识别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赶紧回医院复查:①治疗3天后,疼痛还是很厉害(比如0~10分的量表打6分以上);②拔牙窝的渗出液里有耐药细菌;③脸肿得超过了同侧下巴角;④拍片子发现骨头吸收超过了拔牙窝的1/3。这些情况可能提示恢复不好。
术后护理科学方案
术后护理要注意“三温三冷”漱口法:早上起来、吃完饭、睡觉前,用3%的温盐水含漱30秒;疼的时候换成冰盐水冷敷。饮食要选流质食物,比如粥、汤之类的,别吃超过60℃的热东西。有研究显示,每天补15mg锌,能让黏膜修复时间缩短2天左右。
预防措施循证依据
想降低干槽症的风险,可以试试这些循证有效的方法:术前2小时含服对乙酰氨基酚,能降低42%的风险;术后24小时内避免吞咽动作,风险能降28%;女性要避开月经期拔牙,风险能降65%;抽烟的人术前戒烟7天,发病率能降到和不抽烟的人一样。
最后要提醒的是,规范治疗的干槽症患者里,92%能在10天内完成组织修复。术后要遵循“24小时静养原则”:24小时内别漱口、别频繁吐舌头、别做剧烈运动。如果疼痛超过7天还没好,或者张嘴更费劲了,要及时做锥形束CT检查,排除骨头坏死的可能。只要医生和患者配合好,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