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萌出引发的冠周炎,是现在很常见的口腔问题。据统计,大概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阻生智齿——就是智齿因为空间不够没法正常长出来,进而导致牙龈感染,常伴随剧烈疼痛、张不开嘴,及时规范处理能防止感染扩散,特别重要。
炎症发生的病理机制
智齿萌出受阻,主要是颌骨退化但牙齿数量没减少,空间不够导致牙龈瓣和牙冠间形成“盲袋”——一个容易藏食物残渣的小口袋。有研究发现,65%的冠周炎都和盲袋里的细菌失衡有关,像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这些厌氧菌,检出率能到78%。食物残渣留在盲袋里,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酶和毒素会破坏牙龈的保护屏障,引发炎症。
等牙龈的防御被攻破,炎症因子释放让血管变“漏”,就会出现牙龈红肿、一按就出血,甚至流脓液。大概40%的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15%可能发展成间隙感染,要小心面颈部蜂窝织炎这种严重情况。
临床症状的分期识别
急性期最典型的是持续跳痛,还会往耳朵、太阳穴附近放射,嚼东西时更疼。局部看牙龈瓣又红又肿像小半球,用工具探进去能碰到深盲袋、流脓。功能上,70%的人张不开嘴(张口度不到2.5厘米,大概两指宽),没法正常吃饭、说话。
全身症状一般是炎症扩散后才出现。如果体温超过38.3℃,说明感染可能冲破了局部防御;要是下颌角肿了、皮肤发烫,得赶紧做影像检查排除脓肿。
分阶段治疗方案
局部处理要遵循“清创-消炎-引流”原则: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盲袋,清走腐败物质;再涂2%碘甘油形成保护膜,搭配氯己定漱口水能把菌斑清除率提高40%。急性期还可以间断冷敷(每次15分钟),降低局部代谢缓解疼肿。
药物治疗分阶梯:轻症用布洛芬这类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感染加抗生素。最新细菌耐药监测显示,阿莫西林加甲硝唑组合还有85%有效率,但吃药期间绝对不能喝酒;如果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就医判断要不要打点滴。
要不要拔牙得结合影像检查:如果和邻牙形成骨下袋、每年发作≥2次,或是导致邻牙龋坏,建议拔牙。研究发现,急性炎症控制后10-14天拔牙,术后干槽症发生率能降60%。要是智齿位置正、对面有能咬上的对颌牙,可以切了冠周牙龈瓣保留观察。
长期管理策略
系统性口腔护理很关键:用改良巴氏刷牙法,重点刷后牙区,每3个月换牙刷;少吃坚果等硬食物,避免刺激牙龈;每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阻生苗头。
预防复发要注意: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抗龋力,吃完东西及时用0.9%生理盐水漱口;晚上磨牙的人戴咬合垫,减少牙槽骨压力。如果疼得越来越厉害或发热超过38.5℃,要赶紧去医院做CBCT检查定方案。
要强调的是,任何治疗都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现在口腔医学有激光辅助消炎、超声龈瓣修整等微创方法,能缓解症状还尽量保留牙齿。千万别自己用偏方,耽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