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耳朵疼、耳廓肿得像“招风耳”的情况,这大概率是外耳炎在作祟。外耳炎有不同类型,处理方式差别很大,先搞清楚类型才能正确应对。
细菌感染性外耳炎:红、肿、热、痛全占了
如果耳廓又红又肿,摸起来比周围皮肤烫,一按就疼得厉害,还流黄色的水,基本就是细菌感染性外耳炎了。常发生在爱掏耳朵的人身上——指甲划伤耳道皮肤,细菌就乘虚而入。严重的时候,耳朵肿得像发起来的面团,碰一下都疼,连脖子上的淋巴结都可能跟着肿。
该这么处理:
- 局部清洁: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擦伤口,别用脏东西乱碰;
- 抗菌治疗:听医生的抹抗生素软膏;
- 全身用药:严重时可能要吃抗生素;
- 别碰水:治疗期间耳朵不能沾到水,洗澡、洗头要注意防护。
耳廓软骨膜炎:摸起来软软的,风险可不小
如果耳廓肿了,但按起来不怎么疼,反而像里面有水一样“软软的”,要警惕耳廓软骨膜炎。大多是外伤引起的,比如眼镜戴久了压着耳朵、运动时撞到耳朵。要是拖着不治,可能会让软骨坏死,耳朵变形,再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
得这么治:
- 赶紧去医院穿刺引流,自己千万不能挤;
- 穿刺后要加压包扎,防止复发;
- 听医生的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治疗期间别让耳朵受任何外力碰击,比如戴耳机、压着睡觉都不行。
真菌性外耳炎:夏天高发,痒得钻心
夏天特别常见,尤其是爱游泳的人、戴助听器的人。耳朵里痒得厉害,还会有像豆腐渣一样的分泌物——这是因为潮湿的耳道环境让真菌“住”了下来。要是乱涂抗生素,反而会加重病情,得用针对性的抗真菌药才行。
预防要做好:
- 游泳后用酒精棉片擦耳道,保持干燥;
- 戴助听器的人每天要清洁助听器;
- 别用脏棉签掏耳朵;
- 潮湿天气注意让耳朵透透气,别捂着。
耳廓肿了,家里能做这些
- 冷敷缓解:刚肿的时候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间断着敷;
- 睡觉姿势:患侧耳朵朝上,别压着;
- 吃的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火锅之类的。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 单边耳朵突然肿了,还发烧;
- 肿了3天,越来越严重;
- 耳朵听不清,或者一直嗡嗡响;
- 小朋友一直哭,还抓耳朵。
耳朵肿了别慌,先根据症状判断类型,轻的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护理,重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外耳炎虽然常见,但拖久了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早处理才能保护好耳朵的健康和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