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持续性干咳、特别是晚上咳嗽加重时,很多家长常分不清是普通感冒还是过敏性支气管炎。这种病主要表现为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诊断需要看症状持续时间、诱发因素(比如接触花粉、冷空气会不会咳),还有家里有没有人有过敏史。据研究,小朋友中得这个病的比例大概是2.3%-5.6%,如果家族有过敏史,孩子得病的概率会更高,能占到30%-40%。
为什么会得过敏性支气管炎呢?其实它是IgE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当孩子接触到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身体里的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炎症物质,导致支气管收缩、黏膜水肿,就会引发咳嗽。这里要注意:大概40%症状轻的孩子,只要避开过敏原,咳嗽就能缓解;但如果没规范治疗,发展成哮喘的风险是健康孩子的3.2倍。
说到治疗,最关键的一点是别乱给孩子用抗生素。单纯的过敏性支气管炎根本不需要抗生素,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比如查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才需要听医生的建议选药。如果是病毒感染却用了抗生素,不仅没用,还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再治病就更难了。
控制过敏性支气管炎,环境管理是核心,建议做好这三点:
- 物理隔离过敏原:用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定期换空调滤网,让室内PM2.5保持在35μg/m³以下;
- 避开化学刺激:用无香味的清洁剂,别用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空气清新剂;
- 减少生物过敏原:每周用60℃以上热水洗床单被罩(杀尘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5%-55%之间(太潮湿容易滋生霉菌)。
吃对食物也能帮着缓解气道炎症:多吃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鱼、亚麻籽油),适当补充维生素D,少吃高糖和深加工食品(比如蛋糕、炸鸡)。有研究发现,坚持6个月这样调整饮食,孩子的气道高反应性能减轻约25%。
平时要动态监测症状:每天记好“咳嗽日记”,包括咳嗽次数、持续时间、诱发因素(比如跑跳后会不会咳);每3个月带孩子查一次呼气峰流速(PEF)——这是反映肺功能的指标,如果PEF比平时低了20%以上,说明可能要发作,得赶紧按医生定的应急方案处理。如果孩子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一定要立刻送医。
家长护理要记住“五要五不要”: 要做的五件事:
- 坚持记咳嗽日记,把每天的情况写清楚;
- 慢慢增加运动,比如游泳这种有氧运动(能增强肺功能);
- 根据气温分层穿衣,别一下穿太厚或太薄(避免受凉诱发咳嗽);
- 每年查一次过敏原(了解孩子对什么过敏);
- 打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咳嗽发作)。
要避免的五件事:
- 不让孩子接触任何烟雾(包括电子烟);
- 别吃冷冻饮品和含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 不用羽毛填充的被子、枕头;
- 卧室里别放绿植、毛绒玩具(容易积灰或滋生螨虫);
- 不用带香味的卫生纸、湿巾(香味可能刺激气道)。
其实只要长期规范管理,大部分孩子的症状都能控制得很好。最后要强调:所有治疗都得听专科医生的,千万别自己用激素药或信“特效偏方”;定期带孩子复查,多学护理知识,才能让孩子少遭罪、恢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