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代谢酒精就像一条按步骤运转的“流水线”,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来“处理”酒精,如果喝得太多,细胞色素P450 2E1酶(简称CYP2E1)也会来帮忙。要是摄入的酒精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或损伤。
有些人喝酒容易脸红,大多是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出了点问题——这种酶“干活没力气”,导致酒精代谢中间产物乙醛排不出去,堆在身体里会让脸上的血管扩张,所以脸发红。研究发现,有这种基因问题的人,喝酒越多,得食道癌的风险越高,两者直接相关。
还有些人喝酒后脸发白,这是启动了CYP2E1酶的代谢路径。这种路径会产生活性氧来分解酒精,虽然当下没什么明显难受,但活性氧长期“攻击”肝细胞,会慢慢造成损伤。临床数据显示,这类人比脸红的人更快发展成肝硬化。如果喝酒后脸发青,还伴随心慌、呕吐,说明代谢已经乱得厉害,得立刻停酒,赶紧去查肝功能。
酒精代谢有明确的“量效关系”——肝脏每小时大概能代谢7克纯酒精(差不多是一瓶350ml啤酒的量)。喝多了,肝脏忙不过来,就会启动“伤肝模式”: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会破坏肝细胞里的“能量工厂”线粒体,长期下来会让肝脏变“硬”(肝纤维化)。
日常护肝可以这么做:1. 慢点儿喝,别让肝脏一下子“超负荷”;2. 喝酒前吃点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能延缓酒精吸收;3. 吃点含钾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帮着排代谢废物;4. 戒酒后,肝酶指标大概3-6个月能慢慢变好。
酒精性肝病是“一步步变坏”的:一开始是脂肪肝,接着发展成肝炎,最后可能变成肝硬化。早期几乎没什么特别的症状,等出现蜘蛛痣(小红点周围有细血管)、肝掌(手掌发红)这些表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不可逆的阶段。做B超、CT这类影像检查,能在没症状的时候就查到肝纤维化。
预防酒精伤肝要做好这几点:- 可以查一下乙醛脱氢酶的基因,了解自己的代谢能力;- 每半年查一次肝功能和肝脏弹性(看肝脏硬不硬);- 补充维生素B族(比如全麦、瘦肉)和抗氧化物质(比如维生素C、E);- 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
关于护肝产品得理性看待——有些产品虽然含抗氧化成分,但没法抵消过量饮酒的伤害。最新研究证实,光吃护肝药不戒酒的人,肝病加重的风险还是超过70%。护肝的根本原则是:先戒酒,再补营养,最后才是吃药。如果有肝损伤的迹象,一定要找肝病科医生系统治疗。
人体代谢酒精的规律和伤肝的过程很明确,想要护肝,关键是别给肝脏“额外负担”——少喝或不喝,再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对肝脏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