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常出现在体位变动时(比如转头、抬头),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这和颈椎的特殊结构密切相关。有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头晕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老化问题,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更容易出现。
颈椎为啥会导致头晕?三大原因要明白
1. 椎动脉供血被影响
颈椎两侧的横突孔里有根椎动脉,专门给脑干、小脑这些管平衡的部位供血。当颈椎老化长出骨刺(骨赘),可能压迫椎动脉让血流变慢——研究发现,椎动脉变窄30%就会让脑干供血不足,最典型的就是转头时突然晕起来。
2. 神经信号乱了
颈椎间孔变窄会压迫脊神经后支,这部分神经里有管颈部位置感知的纤维。异常信号传到大脑,会打乱前庭系统(管平衡的“导航仪”)的信息整合,让人搞不清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晕了。临床发现,颈椎第2到第4节(C2-C4)的神经受压更容易晕,因为这部分神经支配更丰富。
3. 肌肉代谢出问题
脖子长期累着,颈后肌肉会堆积乳酸,刺激肌筋膜形成“疼痛-抽筋”循环。这种代谢异常会通过颈丛神经影响前庭核团(管平衡的脑区)功能,出现类似前庭神经炎的眩晕。实验显示,颈部肌肉连续收缩30分钟,局部乳酸会增加1.5倍。
头晕别慌,先分清“病根”
面对眩晕,重点区分这几种情况:
- 颈椎源性:脖子活动(转头、抬头)诱发,伴随肩颈僵硬,晕几秒到几分钟就好;
- 血压波动型:晨起明显,伴心跳变化,血压波动超过15mmHg;
- 前庭系统问题:突发剧烈眩晕,持续超24小时,还恶心呕吐;
- 视觉疲劳型:长时间看电脑/手机后出现,闭目休息能缓解。
如果出现单侧听力骤降、看东西重影或肢体麻木,得先排除脑出血、脑梗等脑血管意外。
职场人预防颈椎病头晕,做好这3级防护
基础防护:调整姿势+定时活动
调整工作台高度,让眼睛平视电脑屏幕顶端;每工作40分钟设闹钟提醒,起来活动脖子。推荐一个抗阻训练:双手交叉放颈后,缓慢后仰保持5秒再放松,重复10次。
代谢支持:吃对食物补营养
多吃深海鱼(三文鱼、鳕鱼)、坚果,这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北方人群可考虑每天补1000-2000IU维生素D(具体剂量问医生)。
医疗干预:出现这些情况要就医
持续眩晕超2周,建议做颈椎MRI;物理治疗选牵引前,得先让专业医生评估(排除脊髓压迫风险);急性期用间歇性冷敷能缓解肌肉痉挛。
头晕了该怎么就医?按这5步来
- 记症状:连续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诱发动作(比如“转头时晕”“早上起床晕”);
- 先自我调整:改工作姿势,做脖子放松训练;
- 看专科:症状没好或加重,优先选骨科或神经内科;
- 做检查:颈椎MRI+椎动脉MRA,能清楚看到颈椎和血管问题;
- 定方案:医生会根据结果制定康复计划(比如手法治疗、运动训练)。
临床观察发现,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3个月内会明显改善。但如果椎动脉明显狭窄或脊髓受压,就得多个科室医生一起商量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