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神经痛是生活中不少人遇到的神经痛问题,疼起来可能像耳朵附近突然被电了一下,或是抽着疼。它的原因和神经“太敏感”“乱放电”有关,今天就用科学证据跟大家说说怎么防、怎么治。
一、主要原因是什么
- 神经被压:颅底骨头长得不对或是里面长了东西,压到耳神经,这种情况占35%,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疼会慢慢越来越厉害。
- 神经发炎:比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是旁边组织发炎扩散到神经,这种占42%,通常突然疼得特别厉害,还可能伴随耳朵附近皮肤发红、起疹子之类的异常。
- 神经“乱了”:长期压力大、情绪紧张,或是自主神经(管心跳、肠胃那种不用自己控制的神经)失调,导致神经太兴奋,这种占23%,常见于上班压力大的人,还会睡不好、容易焦虑。
二、怎么判断是耳神经痛
耳神经痛有几个典型表现:
- 闪电样疼:突然像被电了一下,疼几秒到几分钟就过去;
- 一触发就疼:吃饭嚼东西、说话、刷牙这些日常动作可能会引发疼;
- 越拖越频繁:一开始可能几天疼一次,后来越疼越勤、越疼越厉害。 还有15%的人会伴随脸抽、耳鸣或是耳朵突然听得特别清楚/听不清的情况,这可能是脑干附近的神经互相影响了。
三、怎么规范治疗
(一)疼的时候先试试这些
疼发作时可以用冷热交替敷:用40℃左右的热毛巾和15℃左右的冷毛巾交替敷耳朵附近,每次换的时候敷15秒,来回做5次。很多人用了之后疼能减轻一半以上。
(二)药物要听医生的
需要用调整神经功能的药,比如有的药能稳定神经的电信号,有的能修复神经外面的“保护膜”(髓鞘),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不能自己乱买。
(三)每天做做放松操
耳周肌肉放松训练能帮着缓解:
- 慢慢把嘴张到最大,保持5秒再闭上,重复10次;
- 用大拇指从耳尖往耳垂方向推揉耳朵,推50次;
- 慢慢往另一边转头,转到转不动为止,保持10秒再转回来。
(四)生活中要注意这些
养成护神经的习惯:
- 睡好晚上的觉,尤其是10点到凌晨2点,这是身体修复的关键期,别熬夜;
- 多吃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全谷物(糙米、燕麦)、坚果(核桃、杏仁);
- 每天做10分钟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肚子鼓起来,再用嘴呼气,肚子缩回去),能调整自主神经。
(五)有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 疼了3天还没好;
- 脸麻、脸木,或是听力突然下降;
- 原来的治疗不管用了,需要调药。
四、新的治疗方法
现在有一些新方法:比如脉冲射频技术,调整神经的电信号,做一次能管半年以上不疼;还有经颅磁刺激,不用开刀,效果正在更多医院研究验证。
五、怎么防止复发
- 记疼痛日记:写清楚每次疼是因为啥(比如吃了硬东西、熬夜)、疼了多久、怎么好的(比如敷了冷热毛巾);
- 定期查神经:每半年去医院查一下三叉神经的感觉功能;
- 补点护神经的:比如α-硫辛酸这种抗氧化的东西,能帮着修复神经。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找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医生指导,别自己乱用药或是拖着不去看。数据显示,规范治疗的话,大部分人3个月内就能好很多,早治能降低60%以上的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