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中长辈出现胸骨部位剧烈疼痛、喘不上气等情况时,第一步要做的是通过专业影像检查明确骨折轻重。数字化X光可以先初步筛查,三维重建CT因为能从多个角度成像,更容易发现细小的骨折。具体用哪种检查,得由接诊医生根据老人整体情况评估后决定。
支具固定帮稳定
如果是稳定性骨折,可以用胸廓支具做外固定。现在用的高分子材料支具,靠力学支撑的原理,既能保持胸骨稳定,又不会完全限制呼吸。规范用支具能让骨折部位的受力更稳定,但具体戴多久得听医生的,通常每天戴不超过20小时,吃饭、洗漱的时候可以摘下来。
物理治疗助康复
骨折72小时后,可以考虑用物理治疗帮忙恢复。比如低频脉冲超声波治疗,得用专业设备做,主要是帮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别太烫,最好用敷一会儿歇一会儿的方式,具体怎么操作得听康复医生的,别自己随便敷,免得烫伤皮肤。
日常护理有讲究
康复期间建议半躺着休息,后背垫枕头的角度要慢慢调整,别一下子垫太高。吃饭要均衡,营养够了才能帮骨头长好,蛋白质吃多少得看老人的肾功能情况。特别要注意,骨折急性期别按揉胸骨部位,不然可能会加重软组织损伤。
功能锻炼慢慢来
呼吸训练要分阶段做,早期可以练腹式呼吸(用肚子发力呼吸),等情况稳定了再慢慢增加胸部活动的训练。运动强度得根据老人的心肺功能来定,最好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做有计划的训练。研究显示,规范的呼吸训练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
定期复查别忘
要定期做影像检查看骨折愈合情况,通常伤后2周、6周、12周要去复查,除了拍片子,可能还要查一些生化指标,具体什么时候查得看恢复情况调整。远程问诊可以辅助随访,但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检查。
老年胸骨骨折的康复得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精准固定、适当的物理治疗、营养补充和慢慢推进的功能锻炼。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重点要防并发症。建议找专科医生主导的康复团队,定期评估调整治疗方法,尽量帮老人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