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期发现双排牙?三招避免牙齿畸形风险!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1-10 16:20:24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88字
儿童换牙期乳牙滞留的三大成因、对牙齿发育的连锁影响及科学应对方案,指导家长通过早期识别、专业诊断和家庭护理维护恒牙正常萌出与口腔健康。
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口腔健康
孩子换牙期发现双排牙?三招避免牙齿畸形风险!

乳牙滞留是孩子换牙期常见的问题——明明恒牙已经开始长了,对应的乳牙却没正常脱落,多发生在6-12岁儿童的下前牙区域。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牙齿排不齐、咬东西不舒服,还容易藏脏东西引发蛀牙,得让家长多留意。

乳牙滞留的三类表现

  1. 恒牙萌出型滞留
    恒牙从乳牙根部或里面冒出来时,乳牙的牙根没完全吸收掉,就会形成“双排牙”——新牙和没掉的乳牙挤在一起。
  2. 恒牙缺失型滞留
    有些孩子天生没有对应的恒牙牙胚,乳牙的牙根就不会继续吸收,超过12岁还没松动,一直“超期服役”。
  3. 萌出异常型滞留
    恒牙长的方向歪了,没法让乳牙牙根正常吸收,结果乳牙和恒牙歪着挤在一起,排列得乱七八糟。

乳牙滞留会带来哪些麻烦

  • 咬东西不舒服
    歪着长的恒牙没法和其他牙齿正常“对接”,咀嚼效率会下降三成到四成,孩子吃饭可能没力气。
  • 容易导致牙列畸形
    没掉的乳牙占着位置,恒牙只能挤着长,时间久了牙弓长度不够,就会出现牙齿拥挤、排列不齐的问题。
  • 口腔卫生难保持
    乳牙和恒牙之间的缝隙容易藏食物残渣,刷不干净就会堆菌斑,得龋齿的风险会翻一倍。
  • 可能影响心理
    前牙区的牙齿排得不好,可能影响孩子说话发音或者脸的外观,容易让孩子在社交中感到焦虑、不自信。

怎么诊断和处理

医生怎么判断?

  • 摇晃测试:正常要掉的乳牙松动度比较大(Ⅱ度以上),滞留的乳牙松动很轻(≤Ⅰ度);
  • 拍根尖片:通过影像学检查看看乳牙牙根吸收得怎么样,还有恒牙胚的发育状态。
不同情况怎么处理? 情况分类 处理方案 后续效果
恒牙正常萌出 尽快拔掉滞留的乳牙 恒牙7-14天内会自己调整到正常位置
恒牙先天缺失 先保留乳牙,再做修复处理 乳牙能用到成年后再换种植牙
恒牙萌出方向偏移 正畸牵引加上拔牙 需6-12个月正畸治疗调整牙列

家庭护理要注意这3点

  1. 把牙齿刷干净
    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重点刷乳恒牙交界的地方——这里最容易藏脏东西。每天刷2次,每次至少3分钟。
  2. 调整饮食
    多给孩子吃纤维含量高的蔬果,比如胡萝卜条、苹果片(每100克纤维超过3克),能帮助乳牙自然脱落;含糖量超过15%的加工食品、碳酸饮料要少喝,避免乳牙被腐蚀。
  3. 做好心理引导
    用牙齿发育的绘本、动画视频给孩子讲换牙的知识,让孩子知道“掉牙是正常的”,别因为害怕看牙医而拒绝治疗。

怎么预防乳牙滞留

  • 定期查口腔:每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3岁起每年拍全景片,看看恒牙胚的发育情况;
  • 补够营养:7-9岁的孩子每天要补800毫克钙(大概是300毫升牛奶加100克豆腐的量),还有10微克维生素D,帮牙齿发育;
  • 纠正坏习惯:让孩子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别让他吮手指、用口呼吸,这些习惯会影响牙齿排列。

早发现早处理乳牙滞留,能把牙列畸形的风险降低78%。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换牙时牙齿排得不对,比如有“双排牙”或者乳牙迟迟不掉,要赶紧带孩子去口腔科检查,别自己晃乳牙或者硬拔——万一伤到牙根,反而会影响恒牙发育。只要家长和医生配合,做好日常护理和定期检查,就能帮孩子养出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