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急救别犯这三误区,每错一步可能要命!

健康科普 / 应急与处理2025-09-01 15:33:02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65字
脑溢血急救黄金时间窗内的正确操作,包含体位管理、院前处理、就医原则等实用技巧,重点强调避免错误施救对预后的影响,结合最新急救医学理念指导公众科学应对。
脑溢血急救院前处理体位管理急诊就医急救误区
脑溢血急救别犯这三误区,每错一步可能要命!

脑溢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致残率高,很多人因为没掌握正确急救方法,反而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最新数据显示,由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硬化破裂引发的脑实质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40%-50%。脑血管突然破裂后,血液会在封闭的颅腔里挤压脑组织,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让更多脑细胞坏死——发病后4.5小时内的规范处理,直接决定患者能不能恢复、恢复得好不好。

急救现场常见认知误区

误区1:乱搬患者

看到人倒在地上,不少人会本能地扶起来、摇肩膀喊名字,其实这种“好心”会加重颅内压波动,让出血更严重。正确做法是:让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用枕头或衣服垫在头下),用硬东西(比如木板、厚书本)固定脖子,等救护车来前别随便移动。

误区2:乱扎针、乱喂药

民间传的“针刺放血救脑溢血”“赶紧喂降压药”都是错的——没消毒的针会引发感染,没医生评估的降压药会让大脑供血不足,反而加重损伤。正确做法是:保持环境湿度40%-60%(开加湿器或放盆水),别让太多人围着,每15分钟看看患者有没有醒、能不能说话。

误区3:非得去大医院

有些家属觉得“大医院才靠谱”,哪怕附近有能治卒中的医院也不去,结果跨区赶路耽误时间——数据显示,28%的患者就是因为这样错过黄金期。正确原则是“就近找能治卒中的医院”,二级以上医院都能做CT和基础急救,不用非等三甲。

科学施救四步法

第一步:打对急救电话

拨120时,要讲清3点:①具体地址(比如“XX小区XX栋XX单元,楼下有个便利店”);②患者状况(比如“昏迷了,瞳孔一边大一边小”“刚才还能说话,现在说不出了”);③发病时间(比如“10分钟前突然倒在沙发上”)。建议开手机录音记关键信息,别挂电话,等救护车来。

第二步:摆对姿势防误吸

让患者头偏向一侧(侧躺),防止呕吐物呛进气管;解开衣领扣或围巾,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患者呕吐,可把床头抬高15度,但收缩压超过180mmHg就别用这个姿势。

第三步:盯紧生命体征

每5分钟查一次:①数呼吸(正常12-20次/分,太快太慢都不对);②看瞳孔(用手电筒照,有没有收缩、两边是不是一样大);③听反应(叫名字有没有回应,能不能说简单的话)。如果出现鼾式呼吸(像打呼噜)、瞳孔不等大,说明脑干可能受压,赶紧告诉急救人员。

第四步:只做安全处理,别乱用药

医生没来前,绝对不能给任何降压药。可以做这些:用冷毛巾敷前额,降低环境刺激;保持安静,别大声说话。如果患者抽搐(癫痫发作),在上下牙间垫软布(比如毛巾),防止咬舌头,但别强行掰嘴。

特殊场景应对策略

居家独居场景

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要把急救流程图贴在冰箱、门口等显眼处,家里装防跌倒报警设备(比如挂脖子的按钮)。如果突然剧烈头痛、呕吐,赶紧躺平,按报警按钮或打紧急联系人电话。

公共场所场景

在商场、地铁遇到患者,别慌: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虽治心脏骤停,但语音提示能帮你做初步评估;②维持3米救援距离,别让围观的人挤过来,保持空气流通。

特殊人群场景

  • 儿童:注意“脖子硬不硬”,每10分钟摸摸能不能弯下去(脑膜刺激征);
  • 孕妇(28周以上):左侧卧位,缓解子宫对血管的压迫;
  • 老人:如果失语或痴呆,重点看“动作反应”(比如能不能抬手、握拳)。

急救衔接准备要点

等救护车时,赶紧做3件事:①整理既往病历(比如高血压、脑梗死的病历,最近吃的药);②拿好身份证、医保卡;③清空患者随身物品(手机、钥匙等)。急救人员来了,要重点说:发病时间、初始症状(比如“先头疼,然后不能说话”)、症状变化(比如“刚才还能站,现在动不了”)。

脑溢血急救的核心是“快”和“对”——快打120,对的姿势,对的处理,别做无用功。平时做好准备(贴流程图、装报警设备),遇到情况才不会慌,才能帮患者抓住黄金4.5小时,多一分恢复的希望。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职场人警惕30-50岁防脑卒中误区职场人警惕30-50岁防脑卒中误区
  • 突发晕倒别慌!三步识别高血压危象挽救大脑突发晕倒别慌!三步识别高血压危象挽救大脑
  • 户外急救别踩雷:科学处理避免蛇犬伤情恶化户外急救别踩雷:科学处理避免蛇犬伤情恶化
  • 厨房烫伤别信偏方!正确急救5步法防留疤厨房烫伤别信偏方!正确急救5步法防留疤
  • 踝关节扭伤后肿胀难忍?三招教你科学应对踝关节扭伤后肿胀难忍?三招教你科学应对
  • 手指关节扭伤急救指南:科学应对加速康复手指关节扭伤急救指南:科学应对加速康复
  • 踝关节扭伤别慌!科学自救指南请收好踝关节扭伤别慌!科学自救指南请收好
  • 被重物砸伤后如何判断是否骨折?被重物砸伤后如何判断是否骨折?
  • 钉子扎入骨骼莫擅动!解析错误处理的三大风险钉子扎入骨骼莫擅动!解析错误处理的三大风险
  • 膝盖摔伤别慌!3招快速辨别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膝盖摔伤别慌!3招快速辨别骨折或软组织损伤
  • 右手手腕突发肿胀?三大诱因及应对策略解析右手手腕突发肿胀?三大诱因及应对策略解析
  • 晨起踝关节隐痛解析:识别潜在损伤信号晨起踝关节隐痛解析:识别潜在损伤信号
  • 关节脱位急救五步法:科学处理避免二次损伤关节脱位急救五步法:科学处理避免二次损伤
  • 手骨折急救黄金6小时:信号识别与正确处理手骨折急救黄金6小时:信号识别与正确处理
  • 踝扭伤别慌!全流程科学应对,降低后遗症风险踝扭伤别慌!全流程科学应对,降低后遗症风险
  • 摔伤护肩关键!三步急救防后遗症风险摔伤护肩关键!三步急救防后遗症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