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唾液腺炎症,主要表现为耳垂下方肿胀、疼痛。它的病因有多种,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才能明确区分。
病因机制解析
腮腺是人体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一天能产生1到1.5升唾液帮助消化。如果口腔卫生不好,细菌可能顺着腮腺导管逆行进入腺体引发感染——比如有牙结石的人,细菌性腮腺炎的风险会明显更高。病毒性感染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最强,未接种疫苗的人更容易被感染。
诊断要点分析
典型症状是一侧耳垂前下方慢慢肿起来,用手摸会有压痛,肿块边界不太清楚。实验室检查能辅助判断:如果白细胞计数超过12×10⁹/L,可能是细菌感染;血清淀粉酶异常说明腮腺组织受了损伤。影像学检查里,高频超声能清楚看出有没有脓肿,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治疗方案选择
要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能穿透腮腺包膜的抗生素;病毒感染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形成脓肿,得在影像引导下做穿刺或切开引流。
家庭护理要点
治疗期间要配合自我管理:饮食上先吃流质食物(比如粥、汤),避开辣、酸等刺激性食物;按医生要求做好口腔清洁(比如用漱口水);肿的部位可以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恢复。
预防措施建议
疫苗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国家推荐儿童按程序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成年人如果查出来没有抗体,可以考虑补种。另外,定期做口腔检查能早发现潜在问题,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
并发症警示
延误治疗可能连累其他器官:青少年男性有可能得生殖系统炎症(约20%的发生率);还会影响胰腺功能,需要监测脂肪酶水平;病毒可能伤到内耳,影响听力。
总之,腮腺炎虽常见,但不管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都要早去医院明确诊断、规范治疗。平时做好预防(打疫苗、注意口腔卫生),治疗期间好好护理,就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更快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