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组对类风湿关节炎及药物反应的影响The Microbiome’s Impact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 Drug Response - The Rheumatologist

环球医讯 / 硒与微生态来源:www.the-rheumatologist.org美国 - 英语2025-11-10 01:08:57 - 阅读时长8分钟 - 3960字
在美国风湿病学会2025年会上,研究人员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组在类风湿关节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甲氨蝶呤治疗反应的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治疗前的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与患者对甲氨蝶呤的反应密切相关,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可基于初始微生物组数据预测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表现优于现有临床和药物基因标志物。此外,微生物组变化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相关,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如通过饮食调整、益生元、益生菌或粪便微生物移植等干预措施,有望帮助预防或延缓高风险人群的疾病发作。
微生物组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免疫系统药物反应肠道微生物免疫稳态疾病治疗预防干预健康影响
微生物组对类风湿关节炎及药物反应的影响

露丝·杰森·希克曼医学博士 | 2025年11月7日

芝加哥——在美国风湿病学会2025年会的一个环节中,演讲者们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组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甲氨蝶呤治疗反应的潜在影响。

微生物组的多方面作用

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究微生物组如何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心脏病、癌症、肝肾疾病和脑部疾病等病症。1 在风湿病学领域,科学家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识别出微生物组的改变,尽管这些差异的确切意义仍在研究中。2

鲁尼博士

其中一位演讲者是英国利兹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临床讲师克里斯托弗·鲁尼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英国内科皇家学会会员。他指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大约500-1,000种不同种类的细菌细胞以大约1:1的比例与人体细胞共存。完整的微生物组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古菌组成,但肠道中的细菌是最大且代谢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3

在不同个体之间,微生物组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饮食在其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他因素如吸烟以及各种疾病和药物也是如此。然而,鲁尼博士指出,这些已知因素仅能解释这种变异的一小部分。4

鉴于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寻找量化微生物组模式和差异的方法是一项重大研究挑战,需要复杂的统计和计算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表征存在的特定物种、它们的丰度、基因组及其代谢活性。3

微生物组扮演着许多重要角色,例如辅助消化和预防感染,但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免疫稳态中的作用可能是关键。

另一位演讲者、风湿病学家鲁努卡·纳亚克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解释道:"我们的免疫系统依赖微生物组来实现[自我]耐受的自我教育,并促进大量免疫细胞群的发育。"纳亚克博士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副教授。

"肠道微生物组与免疫系统保持着持续的对话,"鲁尼博士表示赞同。"这种对话的中断可能导致免疫耐受的崩溃。"

肠道与甲氨蝶呤

新兴的药物微生物组学(pharmacomicrobiomics)领域研究肠道微生物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已在HIV和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纳亚克博士通过详细研究微生物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氨蝶呤反应性的影响,为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贡献。5-8

纳亚克博士指出,尽管甲氨蝶呤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但超过50%的患者对口服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反应不佳,且目前尚无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治疗反应。9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目前的指南建议在转向其他类风湿关节炎疗法之前,先优化甲氨蝶呤治疗。10

纳亚克博士

"当前未满足的需求是快速识别那些对甲氨蝶呤反应不佳的患者,"纳亚克博士说。这将使临床医生能够升级治疗方案,从而可能更快地控制疾病,或许在长期治疗中更有效。

纳亚克博士发现,新诊断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那些最终成为甲氨蝶呤应答者与反应不佳者在治疗前的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机器学习程序,研究团队甚至能够使用初始微生物组数据预测大多数患者的治疗反应,表现优于当前的临床和药物基因标志物。5

在体外(ex vivo)研究和小鼠模型中,他们还探究了非应答者微生物组细菌如何倾向于代谢更多甲氨蝶呤,并比应答者更快地降低甲氨蝶呤水平。肠道微生物群落产生的甲氨蝶呤代谢物也可能导致治疗反应的差异,这些代谢物可能成为预测谁将对甲氨蝶呤治疗产生反应的有用工具。5-8

"如果我们理解这些机制并能将化学平衡从甲氨蝶呤代谢中转移开,这可能是另一个最大化甲氨蝶呤疗效并改善患者护理的机会,"纳亚克博士说。

肠道是否是触发因素?

鲁尼博士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这样一个假设上: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发展的潜在触发因素,因此可能是一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肠道黏膜水平的局部变化(例如,通过细菌产生的分子进行抗原呈递)可能会通过免疫系统级联反应并导致全身效应。3 鲁尼博士和其他人还表明,某些微生物组变化可能与肠通透性增加和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阳性相关,后者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风险因素。11

鲁尼博士表示,已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证据,但尚不清楚该微生物组的哪些方面可能是致病的。他还承认存在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矛盾:肠道微生物组的某些元素可能有助于推动自身免疫,或者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是由已经存在的局部和全身炎症引起的。

鲁尼博士分享了其实验室关于因ACPA阳性或关节痛症状(无临床滑膜炎)而面临完全发作类风湿关节炎风险的个体的研究。这些个体表现出独特的微生物组,微生物组物种多样性降低。无论他们最终是否按照当前临床指南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情况都是如此。对于那些确实进展的患者,在完全发作类风湿关节炎前的10个月内,肠道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某些物种数量增加,包括某些普氏菌科(Prevotellaccae)细菌菌株。12-13

这类工作最终可能引导针对微生物组的干预措施,以帮助预防或延缓高风险人群的类风湿关节炎发作,例如特定的饮食调整、益生元、益生菌甚至粪便微生物移植。14

鲁尼博士还讨论了一项探索类风湿关节炎高风险人群对预防性干预态度的定性研究。目前,已确定的可改变风险因素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增加身体活动、减少肥胖和鼓励戒烟上。15

"这为一个新的可改变风险因素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已经引起了极大的热情,"鲁尼博士说。


露丝·杰森·希克曼医学博士,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毕业,是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的医学和科学作家。

参考文献

  1. Hou K, Wu ZX, Chen XY, 等. 健康与疾病中的微生物群.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2年4月23日;7(1):135.
  2. De Luca F, Shoenfeld Y. 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微生物组. Clin Exp Immunol. 2019年1月;195(1):74–85.
  3. Rooney CM, Mankia K, Emery P. 微生物组在驱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免疫中的作用. Front Cell Dev Biol. 2020年9月29日;8:538130.
  4. Zhernakova A, Kurilshikov A, Bonder MJ, 等. 基于人群的宏基因组分析揭示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多样性的标志物. Science. 2016年4月29日;352(6285):565–569.
  5. Artacho A, Isaac S, Nayak R, 等. 治疗前肠道微生物组与新发类风湿关节炎对甲氨蝶呤无反应相关. Arthritis Rheumatol. 2021年6月;73(6):931–942.
  6. Nayak RR, Alexander M, Deshpande I, 等. 甲氨蝶呤影响多种人体肠道细菌的保守通路,导致宿主免疫激活降低. Cell Host Microbe. 2021年3月10日;29(3):362-377.e11.
  7. Nayak RR, Orellana DA.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对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影响. Immunol Rev. 2024年8月;325(1):107–130.
  8. Scher JU, Nayak RR, Ubeda C, 等. 炎症性关节炎中的药物微生物组学:肠道微生物组作为治疗反应的调节器. Nat Rev Rheumatol. 2020年5月;16(5):282–292.
  9. Detert J, Bastian H, Listing J, 等. 对未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阿达木单抗加甲氨蝶呤诱导治疗24周后,再使用甲氨蝶呤单药治疗至第48周,与仅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比较:HIT HARD,一项研究者发起的研究. Ann Rheum Dis 2013年;72:844–850.
  10. Fraenkel L, Bathon JM, England BR, 等. 202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 Arthritis Rheumatol. 2021年7月;73(7):1108–1123.
  11. Hemgren C, Martinsson K, Rooney C, 等. 无关节炎的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阳性高风险个体血清中zonulin家族肽水平升高. J Rheumatol. 2024年2月1日;51(2):134–138.
  12. Rooney CM, Mankia K, Mitra S, 等. 面临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风险的抗CCP阳性个体中肠道微生物组的扰动. Rheumatology (Oxford). 2021年7月1日;60(7):3380–3387.
  13. Rooney CM, Jeffery IB, Mankia K, 等. 面临类风湿关节炎风险个体中肠道微生物组的动态:一项横断面和纵向观察研究. Ann Rheum Dis. 2024年11月8日:ard-2024-226362.
  14. Tsetseri MN, Silman AJ, Keene DJ, 等. 微生物组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综述. Rheumatol Adv Pract. 2023年4月3日;7(2):rkad034.
  15. Chapman LS, Siddle HJ, Serban S, 等. "'我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对面临类风湿关节炎风险个体中预防性干预的定性探索". Rheumatol Adv Pract. 2024年2月29日;8(2):rkae023.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用于变革性再生治疗的生物材料新兴策略用于变革性再生治疗的生物材料新兴策略
  • 又一个喝咖啡的理由:最新研究表明咖啡直接(且显著)改善肠道健康又一个喝咖啡的理由:最新研究表明咖啡直接(且显著)改善肠道健康
  • 突破性脑癌新检测准确率达80%且无假阳性突破性脑癌新检测准确率达80%且无假阳性
  • 体内硒水平低与骨关节炎风险升高相关研究体内硒水平低与骨关节炎风险升高相关研究
  • 肠道细菌与基因开关机制互作 或影响疾病风险及医疗方案肠道细菌与基因开关机制互作 或影响疾病风险及医疗方案
  • 专家评论软饮料消费与抑郁症关联或通过肠道微生物组介导的研究专家评论软饮料消费与抑郁症关联或通过肠道微生物组介导的研究
  • 胶囊式粪便微生物移植与经直肠灌肠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CAP-ENEMA FMT试验)胶囊式粪便微生物移植与经直肠灌肠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CAP-ENEMA FMT试验)
  • 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将软饮料与抑郁症联系起来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将软饮料与抑郁症联系起来
  •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效果媲美万古霉素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效果媲美万古霉素
  • 脂肪酸促进与癌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转变脂肪酸促进与癌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转变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