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肌肉酸痛为何像被打?3步识别+科学应对方案!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09-03 16:08:0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90字
新冠感染后出现肌肉酸痛、扁桃体发炎及腹痛的医学机制,结合最新研究揭示症状背后真相,提供症状观察与就医指导,帮助公众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新冠症状肌肉酸痛腹痛扁桃体发炎症状识别
新冠肌肉酸痛为何像被打?3步识别+科学应对方案!

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们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主要症状,也可能伴随肌肉酸痛、咽痛、腹痛等次常见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与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对身体不同组织的影响有关,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好识别和应对。

肌肉酸痛:不是“普通疼”,炎症和“辣痛受体”在搞事
新冠感染后的肌肉酸痛,和普通流感的“浑身疼”机制类似——病毒激活免疫系统后,身体会释放IL-6、TNF-α这类炎症因子,它们像“小信号弹”一样刺激肌肉里的痛觉感受器。2022年《自然医学》的研究还发现,新冠病毒会“精准攻击”一个叫TRPV1的受体——就是我们吃辣时产生灼痛感的那个通道。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感染者会觉得“全身像被棍棒打了一样”,那种酸痛感比普通感冒更强烈。

咽痛/扁桃体不适:新冠痛和细菌痛不一样
说到咽部症状,要先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病毒直接侵袭扁桃体,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另一种是免疫反应导致扁桃体里的滤泡增生。数据显示,约12%的感染者会有咽部症状,但像扁桃体上覆“白膜”样渗出的情况,更常见于链球菌(一种细菌)感染。2023年的呼吸道病毒研究指出,新冠引起的咽痛多是“持续性干痛”,而链球菌感染的咽痛会在吞咽时“钻心疼”,还常伴随口臭。

腹痛:病毒“盯上”肠道的“特殊入口”
新冠引发的腹痛有点“特殊”,因为肠上皮细胞表面有个叫ACE2的“入口”,病毒会通过这个入口进入肠道细胞,引发局部炎症。2021年《胃肠病学》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还能在肠道里“建复制工厂”,导致肠壁的神经丛异常放电——这就是有些患者会觉得像肠梗阻那样绞痛的原因。不过要注意:如果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得先排除阑尾炎、肠梗阻这类外科急症,别光想着是新冠的问题。

症状有差异:不是所有人都“按剧本出牌”
新冠症状的表现和轻重,每个人可能大不一样。2022年全球症状数据库显示,最常见的还是发热(88%)、咳嗽(68%)、乏力(63%),而肌肉酸痛(35%)、咽痛(22%)、腹痛(15%)属于次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咽痛、鼻塞)比原始毒株多了40%,但胃肠道症状(比如腹痛、腹泻)少了25%——所以现在很多人感染后先嗓子疼,不是没原因的。

出现症状怎么办?试试“3-5-7观察法”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用“3-5-7观察法”先自我监测:症状持续3天没改善、5天内出现呼吸急促(比如走几步就喘)、7天内持续高热不退(体温一直超过38.5℃),这三种情况都要及时就医。居家期间,建议写“症状日记”——把疼痛的部位(比如胳膊疼还是肚子疼)、持续时间(比如疼了1小时还是一整天)、伴随症状(比如有没有发烧、腹泻)记下来,这些记录对医生判断病情很有帮助。但要强调:自我观察再仔细,也不能代替专业医疗评估。

两类人要特别警惕: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
有两类人出现症状时,千万别大意:一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病变可能让炎症“悄无声息”——比如明明有扁桃体炎或肠道感染,但没感觉到疼,容易误以为“没事”;二是老年人,常以乏力、食欲减退为首发症状,不像年轻人那样先发烧、咳嗽,容易被忽略。2023年临床指南强调,有基础疾病的人,出现新发症状时要建立“症状红黄区”预警:比如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于95%(红区),或持续乏力、没胃口(黄区),要赶紧测血氧、做影像学检查。

总之,新冠感染后的症状五花八门,不管是常见的发热、咳嗽,还是次常见的肌肉酸痛、腹痛,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帮我们更冷静应对。记住“3-5-7观察法”,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出现症状别硬扛,及时找医生评估——只有早识别、早处理,才能更安全地度过感染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下呼吸道感染别轻视!及时识别症状避免并发症风险下呼吸道感染别轻视!及时识别症状避免并发症风险
  • 鼻塞流涕别慌张!3步区分感冒与新冠鼻塞流涕别慌张!3步区分感冒与新冠
  • 儿童感冒别焦虑:科学护理缓解不适防并发症儿童感冒别焦虑:科学护理缓解不适防并发症
  • 新冠症状新变化:发热别慌!三步识别病因+防护要点新冠症状新变化:发热别慌!三步识别病因+防护要点
  • 新冠防护全攻略:口罩怎么选?症状如何识别?新冠防护全攻略:口罩怎么选?症状如何识别?
  • 流感还是新冠?看懂这些症状差异能救命!流感还是新冠?看懂这些症状差异能救命!
  • 感冒别乱吃药!科学护理缓解症状防并发症感冒别乱吃药!科学护理缓解症状防并发症
  • 新冠病毒从哪来?真有那么可怕吗?新冠病毒从哪来?真有那么可怕吗?
  • 潜伏期防护这样做:科学检测+立体防御降低感染风险潜伏期防护这样做:科学检测+立体防御降低感染风险
  • 新冠潜伏期症状早识别,科学用药与康复防护要点!新冠潜伏期症状早识别,科学用药与康复防护要点!
  • 新冠病毒家庭防护这样做科学隔离消毒与心理调节新冠病毒家庭防护这样做科学隔离消毒与心理调节
  • 呼吸道感染防护这样做:三级防护体系+免疫力提升关键呼吸道感染防护这样做:三级防护体系+免疫力提升关键
  • 口臭不止口腔问题!五大隐藏原因+科学解决方案全解析口臭不止口腔问题!五大隐藏原因+科学解决方案全解析
  • 新冠症状识别与科学防护关键点新冠症状识别与科学防护关键点
  • 支气管炎与肺炎一字之差 别让认知偏差延误救治!支气管炎与肺炎一字之差 别让认知偏差延误救治!
  • 新冠症状别误判!掌握三阶段预警信号,科学防护降风险新冠症状别误判!掌握三阶段预警信号,科学防护降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