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脓肿是牙周炎发展过程中很常见的并发症,急性发作时会让人疼得厉害,还可能出现面部肿胀。据临床研究,约1/3的牙周炎患者在病程中可能遇到这种情况,而且中年以上人群发病率更高。
典型表现
突然出现搏动性疼痛,还可能向周围放射;有些患者同侧面部会肿起一小块,摸起来软乎乎有波动感。因为局部炎症让牙龈和牙齿分开,不少人会感觉牙齿好像“变长了”,一咬东西疼得更厉害。还有些人会张不开嘴,或者下巴附近的淋巴结肿起来。
应急处理办法
在看医生前,可以先做这几件事缓解症状:
- 局部冷敷:用冰袋间断敷在肿的地方,每次不超过15分钟,能帮着减轻疼和肿。
- 漱口护理:如果医生让用抗菌漱口液,按医嘱含漱就行,不用自己乱选。
- 调整饮食:吃流质或软乎的食物,比如粥、鸡蛋羹,别吃辣的、烫的、硬的东西,避免刺激炎症加重。
专业治疗怎么做
确诊后得找口腔科医生处理,主要有这几步:
- 脓肿引流:打局部麻醉后切开脓肿,把里面的脓液排出来,之后要定期换引流条,让伤口慢慢好。
- 牙周基础治疗:做龈上洁治(也就是洗牙)和龈下刮治,把牙齿表面和牙龈下面的牙石、菌斑都清理干净——这些脏东西是引发炎症的“源头”。
- 药物辅助: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选抗菌药,一定要严格听医生的,不能自己乱买乱吃。
长期预防要点
想要避免复发,日常得做好这些:
- 认真刷牙:用巴氏刷牙法(把牙刷斜45度贴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小范围来回刷),再用牙线、牙缝刷等清理牙缝;刷牙时注意控制力度,别太用力伤牙龈。
- 定期检查:每6~12个月去医院做一次牙周检查,早发现牙龈红肿、出血等问题,早处理。
- 调整生活习惯:少吃糖(比如奶茶、蛋糕),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抽烟的人最好戒烟,烟会伤害牙龈和牙周组织。
- 合理用漱口液:如果需要用抗菌漱口液,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别自己长期用。
这些误区要避开
- 急性期别热敷:热敷会让血管扩张,反而加重炎症扩散,疼得更厉害。
- 别乱吃抗菌药:抗菌药不是“止疼药”,一定要按医生说的用,自己乱吃可能没用还耐药。
- 别挤脓肿:自己用手挤脓肿,很可能把细菌挤到更深的组织里,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比如脸肿得连脖子都动不了。
最后要特别提醒,牙周脓肿可不能大意,严重时会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如果出现持续发烧、呼吸困难、脸肿得睁不开眼等情况,一定要立刻去医院急诊!治疗后也得定期复查,医生会帮着评估恢复情况,做好长期维护才能彻底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