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晨起时会突然头晕,这可能和颈椎健康问题有关。尤其是中老年人,颈椎结构的老化退变会通过几种方式影响脑部供血或神经功能,从而引发头晕。
颈椎病引发头晕的三大原因
椎动脉被压迫
颈椎两侧的横突孔里走行着给大脑供血的椎动脉。如果颈椎间盘老化,长出的骨刺可能压迫椎动脉;晨起翻身、坐起时,颈部姿势变化会让椎动脉的血流变缓,影响大脑后循环的供血,导致头晕。这类患者在改变体位时,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
交感神经受刺激
颈椎关节周围有交感神经丛,负责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如果椎间盘老化退变,可能刺激这些神经末梢,让血管调节信号乱套,导致血管异常收缩,脑部血流不稳定,进而引发头晕。
颈后肌肉痉挛
颈椎退变严重时,颈后的肌肉会因为保护颈椎而紧绷痉挛,这种紧张状态会间接压迫椎动脉第二段;肌肉持续收缩会持续压迫血管,让脑部供血时多时少,引发头晕。
日常怎么应对?
晨起要“慢”
别猛坐起来,试试“渐进式起床法”:先仰卧深呼吸几下适应,翻身时整个后背一起转,别扭着脖子;坐起来前先半躺30秒,再慢慢坐直,这样能让血流稳定,减少头晕。
调整生活习惯
平时坐的时候要端正,电脑屏幕最好和眼睛平齐;每工作1小时,就做会儿颈部放松,比如“米字操”(用头写“米”字);还要注意脖子保暖,别总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比如窝在沙发里看手机。
学会监测症状
可以记个“头晕日记”,写下每次头晕的频率、持续多久,还有有没有别的症状(比如脖子酸、手麻)。如果只是晨起翻身、坐起时晕一下,活动后很快好,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晕的时候还连着脖子一直发紧,或者有手脚发麻之类的神经症状,得赶紧去医院。
这些误区要避开
关节弹响不是病
很多人脖子一转就响,其实只要不疼、没有手麻之类的症状,就是正常的生理性弹响。可以用“肩部画圈”放松脖子(肩膀慢慢向前、向后画圈),但别猛地转头,容易伤颈椎。
年轻人也会得颈椎退变
别以为颈椎问题只是老人的事,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孩子都有颈椎退变了,主要是因为总看手机、平板。要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玩20分钟就抬头活动活动脖子。
枕头要“托住”颈椎
选枕头要能维持颈椎的自然曲线,一般8-12厘米高比较合适;材质选支撑性好的,比如记忆棉,别用太高或太低的枕头,不然脖子会“累”一晚上。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如果有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 头晕越来越频繁(比如原来一个月1次,现在一周好几次);
- 脖子肌肉一直发紧,超过2个月没好;
- 握东西没力气,或者做精细动作(比如系扣子、拿筷子)变困难。
医生会做这些检查:比如颈椎MRI(看椎间盘有没有老化)、经颅多普勒(查脑部血流)、动态X线(看脖子活动时的情况)。40岁以上的人最好定期查一下颈椎功能,防患于未然。
总之,晨起头晕可能是颈椎在“报警”,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日常保护——慢慢起床、端正坐姿、选对枕头;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