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胆固醇外,氨基酸同型半胱氨酸在主动脉僵硬化过程中亦起关键作用。来自格拉茨工业大学、格拉茨大学及格拉茨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最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最致命疾病,欧洲地区的死亡率中此类疾病占比超过40%。然而,传统风险因素如高胆固醇或高血压无法完全解释高死亡率或疾病数量。格拉茨科研团队现发现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的新型风险因素——血液中过量的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动物模型主动脉僵硬和弹性下降。这一发现深化了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展机制的认知,在此之前胆固醇的作用研究更为集中。
主动脉研究重点
作为人体最大血管,主动脉需随每次心跳收缩扩张,以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至各器官。"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在于主动脉功能障碍",格拉茨工业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Gerhard A. Holzapfel教授指出。他与团队成员Francesca Bogoni(格拉茨工业大学)及格拉茨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Oksana Tehlivets教授共同研究主动脉的力学特性。
在最新发表的研究中,科研团队联合格拉茨医科大学合作伙伴,重点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主动脉的影响。这种"细胞毒素"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Oksana Tehlivets教授解释道:"若无法快速分解,同型半胱氨酸将在体内累积。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也可能是诱因。"
同型半胱氨酸过量导致主动脉硬化
研究人员特别聚焦该氨基酸的作用机制。"我们刻意排除了胆固醇的影响,因其过量已知会导致血管增厚。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使血管僵硬和弹性下降的机制此前未被充分认识",Francesca Bogoni解释道。该研究为理解动脉粥样硬化及整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基础。
研究获奥地利科学基金(FWF)和BioTechMed-Graz联合资助,后者是格拉茨三大研究机构组成的健康研究网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