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4岁的健康女性近日揭露了突发中风如何让她失去行走、言语和进食能力的经历,并呼吁年轻人不要忽视任何异常症状。
来自伦敦的公共关系总监梅丽莎·克莱顿(Melissa Clayton)在巴巴多斯度假时突发严重胃痛和恶心,最初被怀疑感染登革热,但血液检测排除该可能。返回英国后,她在2024年1月22日突然无法移动和言语,急救人员发现其颈部血栓引发癫痫,经紧急手术短暂恢复语言能力后,24小时病情恶化确诊中风。
医生在其心脏发现未诊断的先天性小孔,但认为可能与此次发病无关。克莱顿推测这可能与跨国长途飞行有关:"无论多健康,血栓可能毫无征兆存在,当感觉不适就该及时检查。"
英国中风协会数据显示,25%的中风病例发生在工作年龄段约2万人。牛津大学研究显示近十年55岁以下病例数量翻倍,已启动国家青年中风研究项目,除高血压、吸烟等传统风险外,将重点研究压力、心理健康、工作时长和口腔健康等新型因素。
中风专家黛比·洛教授指出:后脑区域的中风常表现为头晕、言语障碍和视觉紊乱,这些症状可能不会被FAST检测法(面部无力、手臂无力、言语障碍)识别。她强调及时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关键是四小时内使用溶栓药物,而延迟可能导致永久性残疾。
克莱顿经历三次手术(包括开颅减压)后进入药物性昏迷,住院七个月期间从重新学习走路、说话到进食,最终提前两周出院。她分享了康复过程的挑战:"最艰难的是克服无聊,我每天靠父母朗读和字母板交流坚持下来。"
目前她已逐步恢复工作,并计划带康复期间收养的狗迁居海滨城市。尽管曾热衷高强度间歇训练,她正逐步恢复体能活动,同时持续呼吁公众重视血栓预防。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