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热量或无热量甜味剂替代糖是控制体重的常见方式。但一项发表于《神经学》杂志的新研究发现,某些糖替代品可能对大脑健康有害。
这项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副教授Claudia Kimie Suemoto博士主导的研究显示,摄入六种人造甜味剂最多的群体,在思维和记忆方面的衰退速度显著高于摄入量较低的群体,其认知衰退相当于大脑提前老化1.6年。
Suemoto强调,这不意味着饮用含阿斯巴甜汽水后会立即出现记忆问题,但长期大量摄入者"大脑可能以更快的速度衰老",长期来看可能增加早发性或更严重认知障碍的风险。
追踪饮食与大脑健康的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了12,772名巴西成年人(平均年龄52岁)的健康数据。参与者在研究初期填报了过去一年的饮食记录,并在随后八年接受多项认知测试,包括语言流畅性(特定类别词语发音速度)、词语记忆、信息处理速度等。
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七种常见于无糖饮料、低卡甜点、酸奶或独立包装产品的代糖:
- 阿斯巴甜
- 糖精
- 木糖醇
- 赤藓糖醇
- 山梨糖醇
- 塔格糖
- 安赛蜜K
参与者被分为三组:
- 低摄入组:每日约20毫克
- 中摄入组:每日约66毫克(相当于一罐无糖汽水)
- 高摄入组:每日约191毫克
甜味剂与认知能力恶化的强关联
数据显示:
- 中摄入组的记忆与思维衰退速度比低摄入组快35%,语言流畅性衰退速度快110%
- 高摄入组的认知衰退速度比低摄入组快62%,语言能力衰退速度快173%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关联仅存在于60岁以下人群。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David Perlmutter指出,甜味剂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大脑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功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风险。
不同甜味剂的危险差异
虽然塔格糖未显现显著关联,但研究团队强调:所有六种检测的甜味剂均与认知衰退存在统计学关联。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专家Theresa Gentile表示,这是目前最大规模证实多种甜味剂与认知能力下降的长期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风险
研究特别指出,糖尿病患者摄入甜味剂后认知衰退风险更高。Perlmutter解释称,糖尿病本身已导致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叠加人工甜味剂可能形成"双重打击"。
专家建议
研究团队建议适度减少甜味剂摄入,但指出这不等于推荐用普通糖替代。美国营养协会专家Thomas Holland强调:"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减少整体甜食摄入,选择富含纤维的天然食物。"对于必须使用代糖的情况,可优先选择甜菊糖等天然来源甜味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