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营销人员将人工智能视为超越效率工具的存在,能够帮助在消费者中建立信任。
关键要点
- 营销人员视信任构建为比单纯削减成本更优的AI应用场景
- 营销人员应与患者共同创作内容,确保其真实准确
- 需优先设置防护措施使AI产品“一致且安全”
医疗营销行业已探讨人工智能无限可能性数年,如今营销人员正推进实际案例研究以展现其当前能力。制药营销人员向MM+M表示,他们对AI潜力的认知正转向将其作为信任构建工具——前提是正确使用。但消费者对AI的信任缺失使这条道路充满挑战。CG Life社交媒体副总裁亚当·戴利(Adam Daley)指出,要实现信任,制药营销必须在早期将患者、家属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纳入计划,确保产出内容真实。
尽管制药行业面临直销广告与药品定价等政治审查压力,AI仍可能成为对抗逆风的信任构建工具而非破坏者。戴利强调:“关键在于回归基础,放大权威医学来源、患者及护理工作者的声音,使其成为影响AI的主体——由他们讲述故事。”众多制药企业正积极推动这一方向。
生物技术公司因塞特(Incyte)传播与患者倡导副主管克里斯滕·格里菲斯(Kristen Griffiths)观察到,AI讨论正从成本削减工具转向驱动信任与品牌信心的工具。“谈及AI时,焦点常在生产力:如何更快更智能完成任务?我尚未见其广泛用于构建共情。希望人们受此启发转向该方向。”
与患者共同创作
尽管AI在医疗营销行业多为积极热词,部分消费者仍对其持怀疑态度。晨间咨询(Morning Consult)数据显示,Z世代较千禧一代更质疑AI:8%的Z世代对AI持极度负面看法,仅22%表示极度积极,而千禧一代该比例达31%。18%的Z世代因不信任企业使用AI方式已停止消费相关品牌。
戴利坦言对用AI替代社交媒体网红等传统人际元素持谨慎态度,但认为AI在社交监听(尤其罕见病领域)具有价值——可识别家庭群体、实时追踪对话并分析关键信息,明确讨论主导者与影响力中心。更重要的是,制药营销正邀请患者、护理工作者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训练AI理解不同疾病状态与疗法。“新SEO”称为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即制药公司发布权威内容供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抓取。格里菲斯举例:“我们可反向请求:‘请协助确保ChatGPT输出关于您罕见病的准确答案’,帮助社区确保AI结果更精准反映其需求。”
生成式AI构建信任的案例研究
Z世代精于识别社交媒体AI视频,但制药营销正探索更精准有效的生成式AI内容创作方式以建立信任。格里菲斯在近期营销会议中提出“隐形之旅:利用AI驱动可视化呈现患者体验”案例,详述因塞特针对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campaign。本月新推出的MPN视觉AI生成器(MPN VisualAIzer)允许患者自主生成症状体验图像:选择MPN类型与症状后详述细节,系统即输出360度沉浸式图像(如洪水卧室、风暴中的牢笼或烟雾笼罩的昏暗沙发以象征脑雾)。
格里菲斯指出,该工具旨在鼓励患者讨论症状、追踪模式以识别规律,最终促使其与医生及MPN社区展开对话。“颇具讽刺的是,AI技术反而促进了对话与连接,激发出更人性化元素。我们让社区感到被看见——这正是AI技术的威力所在。”
设置防护措施
成功的AI应用需配套防护措施。因塞特平台设置特定规则确保“一致且安全”:禁止生成患者本人图像、维持统一视觉风格并符合HIPAA(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合规要求。格里菲斯解释:“后端编码需防止生成危险或不当内容,同时保持图像风格一致以确保campaign整体协调。”
公司还通过真实患者、网红及倡导者现场测试AI工具,验证其是否契合患者体验。“我曾担忧效果,因AI偶有奇怪输出。亲眼观察其与真实患者的实时互动至关重要。”获得积极反馈后,团队正式启用该工具。戴利补充强调,制药营销应公开AI使用以建立信任:“人们需知AI是否参与内容生成。若用AI生成内容,必须明确标注——否则对这些社区不公。”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