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慢性失眠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和大脑衰老加速。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状况具有可治疗性。
根据2025年9月16日发表在《神经学》杂志的研究,慢性失眠患者(每周至少三天出现入睡或维持困难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的风险比无失眠人群高出40%。研究团队估算,这种风险相当于大脑衰老加速了3.5年。
研究团队对2750名平均年龄约70岁的认知健康老年人进行五年跟踪调查,其中16%患有慢性失眠。通过年度认知测试和脑部成像分析发现:14%的失眠患者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对照组为10%。在调整年龄、安眠药使用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后,确认失眠是独立风险因素。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失眠可能是影响脑健康和痴呆症的可调节风险因素。"该研究主要作者、梅奥诊所睡眠医学中心神经科副教授Diego Carvalho医生指出,"建议持续存在入睡或维持困难的人群应进行医学评估以降低风险。"
睡眠对大脑健康的影响机制
研究显示睡眠在维持认知健康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包括清除大脑毒素积累。通过脑扫描发现,失眠且近期睡眠不足的参与者白质高信号(组织损伤区域)和淀粉样蛋白斑块(阿尔茨海默病标志)显著增多,认知测试得分更低。而近期睡眠改善的失眠患者则显示更少的白质异常。
美国睡眠医学会发言人Jennifer Martin教授强调:"这些发现证实治疗睡眠障碍应成为医疗保健的核心组成部分。"
研究局限性与建议
需注意研究未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变化,且90%以上参与者为白人。睡眠习惯数据依赖主观报告,缺乏客观监测数据。尽管如此,研究仍强调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专家建议,当失眠每周发生多次且持续超过一个月,影响日常活动或自我调理无效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案包括:
- 保持规律作息
- 实施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
-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
- 练习放松技巧
- 短期处方药物
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统计,约10%成年人确诊慢性失眠。这种常见睡眠障碍不同于"夜猫子"体质——失眠患者无论何时尝试入睡都难以获得有效睡眠。
"虽然我们都会偶尔失眠,但持续性的睡眠障碍需要医学干预。"Martin教授总结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