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它不仅能传递语言,还能揭示我们的健康状况——从感冒症状到生理年龄,甚至可能预示某些重大疾病。南佛罗里达大学耳鼻喉科副教授Yaël Bensoussan博士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解读这些声音密码。
在本期播客中,Bensoussan博士分享了她通过声音识别怀孕的有趣案例:「当时在足球场听到朋友沙哑的鼻音,立刻判断她怀孕了——孕激素导致鼻腔黏膜肿胀,这种声音特征成为重要线索。」这种基于声音的诊断能力正在催生新的医疗技术: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声音的声学特征(如音调、语速、呼吸声)检测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甚至癌症。
技术原理涉及将声音转化为频谱图进行AI分析,或提取声学特征参数(如振幅、基频)。Bensoussan解释说,就像语言治疗师手动统计口吃重复音节数,AI能在瞬间完成数千例分析。这种技术已应用于「环境记录员」系统——诊疗对话中AI自动生成病历,未来或能同步检测声音异常,提示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尽管该领域充满前景,Bensoussan也强调了技术局限:「当前尚无FDA认证的诊断工具。训练数据的多样性至关重要,若模型仅学习健康人群数据,可能将声带癌等病症误判为压力信号。」她特别指出,声音老化特征(如老年人因声带肌肉萎缩导致的气息音)常被误解为身体衰弱,这种偏见需要通过科普纠正。
节目还探讨了声纹技术的社会影响。RFK Jr.的痉挛性发音障碍案例揭示了声音疾病对公众人物的困扰;拜登总统的语音分析则显示,声音衰老特征可能引发对领导力的偏见判断。Bensoussan呼吁将声音疾病视为需要医疗支持的障碍,而非个人弱点。
未来五年,家庭智能设备将具备健康监测功能,通过日常对话预警疾病风险。但Bensoussan也警告技术滥用风险:「声音克隆可能被用于诈骗,医疗数据的伦理管理同样重要。」她特别强调技术对偏远地区的医疗价值——当专业喉科医生全国仅数百名时,AI筛查能帮助患者及早获得治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