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房颤动(Afib)?
心房颤动是一种主要影响心脏上部心房的复杂心律失常(异常心跳节律)。发作期间,心房以超过每分钟300次的频率快速跳动,大部分泵血功能丧失。同时该异常节律会驱动心室(心脏主要泵血腔室)加速工作,尽管心室无法跟上心房的极速跳动,但脉搏频率超过每分钟150次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心房颤动的诱因有哪些?
虽然存在某些单一诱因(如甲亢),但多数患者是由遗传倾向与高血压、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糖尿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医生通常会对这些相关疾病进行全面评估。
心房颤动的临床症状?
约三分之一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多数患者会通过调整活动强度来缓解不适。典型症状包括疲劳、气短、心悸感或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甚至罕见的晕厥现象。这些症状主要源于心跳过速及心房泵血功能下降。
更需警惕的并发症风险
心房颤动不仅是中风和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还会引发系统性栓塞。由于心房泵血能力减弱,血液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大脑将导致脑卒中,栓塞其他器官则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此外,持续性心动过速还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
经过全面评估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年龄和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方案:
- 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控制发作
- 电复律: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 导管消融术:用导管精准消融触发异常电活动的病灶区域
- 起搏器植入:对特定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
长期预后管理
通过规范治疗,患者可长期与疾病共存。但需坚持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以预防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近年研究更发现心房颤动与痴呆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