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家都在尝试姿势行走——以及惊人的健康益处
这种有意识的行走方式可能改善从消化到自信心的各个方面健康
作者:汉娜·布拉德菲尔德(Hannah Bradfield)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5日
图片来源:mapodile/Getty Images
"姿势行走"成为社交媒体最新追捧的步行方式。最近几周该术语的搜索量急剧上升,健身专家预测随着秋冬季节来临,这种行走方式将成为重要的运动趋势。
步行作为独立锻炼形式已获得广泛认可,其适应性强、易操作且能带来显著锻炼效果的特点备受推崇。"负重行走"和"日本间歇式步行"等潮流突出了步行在心肺健康和身体成分改善方面的价值。而姿势行走则聚焦更基础的身体机制:移动时的身体姿态。
什么是姿势行走?
Protein Works公司运动专家弗雷泽·理查德森(Fraser Richardson)解释:"简单来说,姿势行走要求以刻意挺拔的体态行走:肩膀放松但打开,头部与脊柱垂直(非前倾),核心肌群轻微收紧,步伐流畅均衡。重点在于关注移动方式而非距离、速度或装备。"
理查德森补充道:"虽然人们意识到久坐时的不良姿态,但在行走时很少考虑这点。事实上,行走姿态甚至比静止时更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肌肉和关节,还会波及消化系统、呼吸频率和能量水平。"
观察通勤或散步的人群,有多少人仍低头盯着屏幕?理查德森解释:"行走时身体处于动态,错误姿态在重力作用下影响更显著。前倾的头部或驼背不仅造成关节压力,每次落脚还会压迫内脏器官,这是静态坐姿无法比拟的效应。"
换句话说,姿势行走远非单纯挺直站立。以普拉提为例,良好姿态往往需要刻意练习,包含诸多需要专注的小细节,尤其对初学者而言。
5个健康益处
伦敦Opus物理治疗中心的米莉·林赛(Millie Lindsey)指出:"我们都知道步行的益处——这种低冲击有氧运动能缓解关节僵硬。但姿势行走还能激活核心肌群、中背部肌肉(下斜方肌)和臀肌。"
林赛强调:"我接诊的很多患者存在低头看手机的习惯,加上长时间办公不良坐姿,导致颈椎和肩部前倾压力增大。"她观察到越来越多"科技颈"相关损伤患者。
理查德森解析了姿势行走对健康的连锁效应:
1. 更好的消化功能
"驼背行走会压迫胃部和肠道,减缓肠道蠕动,加重腹胀、反流和便秘等问题。保持脊柱挺拔能让头部垂直于身体,为消化系统提供更宽敞的工作空间,促进食物在消化道顺畅移动,提升整体消化健康。"
2. 改善呼吸效率
"良好姿态使横膈膜和肺部充分扩张,增加氧气摄入量。避免'斜颈'或'手机颈'可疏通气道,提升耐力并降低疲劳感。"
3. 缓解背颈疼痛
呼应林赛的观点,理查德森指出:"低头会增加脊柱压力。保持头部与肩膀垂直可改善脊柱排列,降低慢性疼痛风险。"
4. 提升能量与情绪
"研究显示姿态影响荷尔蒙水平和情绪状态。双肩后展的挺拔行走可增强自信、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5. 提高运动效能
"正确姿态使身体移动更流畅,减少能量浪费。激活核心与臀肌不仅提升卡路里消耗效率,同时降低受伤风险。"
实用行走技巧
虽然听起来简单,实践却需要刻意练习。林赛提供以下建议:
- 保持平视前方:想象下巴下方夹着一个苹果,避免低头造成脊柱颈部肌肉劳损
- 肩胛后收下沉:激活中背部肌肉,使肩膀与耳垂保持垂直线,防止手机/电脑使用导致的圆肩
- 核心适度收紧:想象肚脐向脊柱方向收拢,保持腰椎中立位,预防下背部疼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