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表在《BMJ肿瘤学》期刊上,揭示孤独感和社交孤立使癌症死亡风险增加34%。这项综合研究分析了来自12项研究的150多万名患者数据,表明心理因素对癌症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一项综合性医学研究已证实社交孤立与癌症死亡率上升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周二发表在《BMJ肿瘤学》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孤独感和社交孤立使死于癌症的风险提高34%,凸显了心理因素对疾病进展的深远影响。
研究方法与发现
该研究分析了12项独立研究中150多万名患者收集的数据,为孤独感与癌症死亡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统计证据。研究者确定,社交孤立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后果超出了对癌症治疗结果的传统理解。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社会因素通过与传统生物学和治疗相关考虑不同的机制影响生存率。
生物学机制
研究人员确定了孤独感可能加速癌症进展的特定生物学途径。研究表明,社交孤立引发的慢性压力反应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和体内炎症活动增加。这些生理变化最终创造了可能促进疾病进展并降低治疗效果的条件。该研究为长期观察到的癌症治疗和康复中的身心联系提供了科学验证。
全球癌症背景
该研究是在全球癌症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进行的,仅2022年就有约2000万新诊断病例和970万死亡病例。目前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这些数字可能几乎翻倍,达到每年3500万新病例和1850万死亡病例。研究强调,在全面的癌症护理策略中,将心理社会因素与传统医疗干预相结合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