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盘点近10年间冠状病毒疫情 出现死亡率高的新型病毒

作者: 贝壳
2013-04-12
钟南山,非典,H7N9

内容摘要

2013年4月12日,在广州市香格里拉大酒店三楼广州厅举办的抗击非典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钟南山院士就从SARS到H7N9禽流感,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

  十年以来,SARS、H5N1禽流感、新甲型H1N1,再到如今的H7N9禽流感,新发的突发性传染病还是不断发生;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面临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方面,我们拥有了比起十年前更强的战斗力。

  近10年间 四次冠状病毒疫情

  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就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而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

  我们都知道冠状病毒在第一次造成了比较大的疫情,就是非典。它是人传染人,感染人数8402例,死亡人数916人;

  第二次发生冠状病毒疫情是2003年12月到次年1月,一共发生了四例,当时的广东非常紧张,不过这四例并非人传染人的,而且不同地区的散发病例;

  第三次,是2004年的3月~5月,发现在一个实验室里,一共有9例人传染人的病例;

  到了2012年的10月到今年2月,有再次发生了17例散发的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在中东、欧洲发生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7例确诊病例中,死亡人数达11人,死亡率非常高。这个新冠状病毒和2003年流行的SARS病毒是不一样的,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已经造成了人员之间的传播。

  SARS病毒溯源分析

  当年在排除了炭疽、鼠疫、军团病、禽流感、流感、副流感、麻疹、RSV、腺病毒、汉坦病毒、丝状病毒、沙粒病毒、黄病毒、人类超级肺炎病毒、金葡菌感染、厌氧菌感染、衣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真菌感染等。

  广东省卫生厅2003年1月23日,提出了SARS的感染可能为病毒性。

  后来研究了包括猫、兔子、鼬獾、猪獾、果子狸等动物,结果在小哺乳动物中发现SCoV-like viruses,提示种属间传播的可能性。之后有对9种类型408只蝙蝠进行研究,检测其SARS-CoV抗体,全基因测序(Rp3),以及亲源分析。

  得出SARS-CoV在流行中出现“逆向进化”,SARS-CoV的起源可能是非自然性的,可能是非完全动物源性。

  香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袁国勇的研究结果认为,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一种名叫“中华菊头蝠”的蝙蝠。

相关新闻

钟南山:中医预防新冠已做前瞻性研究
共享络病理论创新成果,助推呼吸道疾病防治高水平发展
感冒要重视,流感要早治——2022-2023“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启动
国际络病学大会|钟南山:找到中西医的共同语言 促进中西医真正融合
第七届全国氢生物医学大会举行 钟南山:开展氢生物医学研究不能用工业制氢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