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给乳制品行业带来了新变化。这项新规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新规核心:灭菌乳禁用复原乳,标签规范有何深意?
新规明确规定,灭菌乳(常温纯牛奶)必须以生牛(羊)乳为唯一原料,严禁添加复原乳。同时,使用复原乳的产品不能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需按调制乳管理。复原乳是由乳粉加水还原而成,经过多次热加工,像免疫球蛋白、活性酶、乳铁蛋白等热敏性活性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而生乳生产的灭菌乳,在营养、口感和新鲜度上更胜一筹。
这一政策的出台有着坚实的背景。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经过长期研究,结合近年来生鲜乳质量的显著提升,为全面禁用复原乳提供了技术支撑。2024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99.96%,乳蛋白、乳脂肪等关键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这让生鲜乳完全有能力替代复原乳。
行业震荡:新规如何重塑乳制品行业格局?
新规对不同乳企的影响差异明显。像光明乳业这类早已采用生乳生产灭菌乳的企业,成本压力较小。而一些依赖复原乳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原料采购成本上升和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它们需要转型,寻找稳定的生鲜乳供应渠道,还要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
从长远来看,新规将加速行业整合,淘汰那些低效产能。一些无法适应新规的小企业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而有实力的企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也会推动全产业链升级,比如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化牧场管理。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指出,新规就像给“纯牛奶”发了一张“身份卡”,终结了标签模糊的问题,促使市场从“低价竞争”转向“品质分级”,有助于乳企提升国际竞争力。
消费者利好:新规如何保障我们的权益与健康?
- 标签透明,选购更省心:以前,消费者购买牛奶时得仔细查看配料表,才能区分生乳和复原乳产品。新规实施后,只要看到标注“纯牛奶”的产品,就可以放心它是100%生乳原料,大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比如家长为孩子选购牛奶时,能更直观地选择高营养价值的产品。
- 营养提升,健康有保障:生乳生产的灭菌乳保留了更多天然活性物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日摄入300 - 500毫升奶类,新规让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能买到更高品质的产品,间接支持了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而且,复原乳并非被完全禁止,它仍可在酸奶、冰淇淋等产品中合法使用,但必须明确标识,实现了品类分层与市场细分。
未来展望:新规引领乳制品行业走向何方?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80%,生鲜乳质量已接近国际水平,这为禁用复原乳提供了产业支撑。专家认为,新规不是“一刀切”否定复原乳价值,而是通过标准升级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奶源追溯体系,加强消费者教育。
随着生鲜乳标准的落实,乳企可能会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比如强调活性营养的高端产品线和基础款产品。消费者也需要逐步了解生乳与复原乳的区别,关注产品标签中的“纯牛奶”标识,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政策的长远目标是构建一个透明、规范的乳制品市场,增强公众对国产乳品的信任度。
此次新标准的实施,是我国乳制品行业向高品质、高透明度转型的关键一步。它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又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与资源整合。相信未来,随着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优化,乳品市场将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格局,助力我国从乳品大国迈向乳品强国,让我们能喝上更安全、更有营养的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