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公开质疑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必要性,称乙肝仅性传播,新生儿无需接种。此言论遭医学界强烈反对,WHO、CDC等重申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中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要求首剂及时接种率超90%。这一事件引发对乙肝传播及疫苗科学性的再审视。
特朗普错在哪?乙肝传播真相大揭秘
特朗普将乙肝传播简单归结为“性传播”,这是严重的错误认知。实际上,母婴垂直传播和血液接触才是主要感染途径。全球50%-70%的新生儿感染乙肝源于母婴传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分娩时,病毒可通过产道或血液接触传给孩子。在中国,约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母婴传播感染。而且,成人感染乙肝后慢性化率仅5%-10%,新生儿感染后慢性化风险却高达90%。同时,他还片面否定疫苗作用。新生儿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能将母婴传播率从40%-80%降至5%以下,疫苗对阻断非母婴传播(如血液接触)也有长期保护作用。WHO指出,全球2.96亿乙肝感染者,新生儿接种疫苗是减少慢性感染和肝癌的关键策略,不接种会让孩子终生面临高风险。
为啥要给新生儿打乙肝疫苗?看完数据你就懂
乙肝疫苗能激发主动免疫产生抗体,虽然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但及时接种可形成有效保护。若延迟接种,可能因母婴传播或早期暴露失去保护窗口期。中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10%降至1%以下,2025年国家疾控局目标是将其控制在0.2%以下。从成本效益看,接种疫苗的直接成本远低于慢性肝炎治疗费用(每人每年约2万元),还能预防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经济效益显著。若因错误言论导致接种率下降,中国乙肝防控成果可能倒退10 - 20年,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如何抵御错误言论,守护免疫防线?三招搞定
针对特朗普言论,要通过媒体澄清乙肝传播全路径,强调新生儿接种的紧迫性。比如用“1支乙肝疫苗=90%慢性感染风险降低”这样的表述,增强公众理解。医院要在产科设置“出生即接种”标准化流程,对HBsAg阳性孕妇强制告知孕期监测、分娩时阻断方案(疫苗+HBIG)。在农村地区开展“乙肝科普进村”活动,用方言动画、案例漫画传递知识。卫生部门需建立疫苗犹豫监测系统,通过社交媒体情绪分析快速识别谣言传播节点,联合权威机构发布辟谣。对故意传播虚假疫苗信息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追究责任。
特朗普言论暴露公众认知鸿沟,科学证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必要,需科普、政策与医疗优化守护免疫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