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刘女士为治疗脑梗,经朋友介绍联系了所谓“专家”朱某某,前往宾馆接受“舌下取栓”放血疗法。朱某某用刀具在刘女士舌下血管丛割开三处伤口,术后刘女士严重出血昏迷,送医时濒临休克。朱某某垫付两万元后失联,其社交账号存在大量误导宣传视频。目前当地卫健委已介入调查。
放血治脑梗?别再交“智商税”啦!
医学界对脑梗治疗早有明确规范,需通过抗凝药物(如肝素)、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或血管介入手术(如支架取栓)进行。舌下放血根本无法触及深层血栓,因为舌下血管丛只是浅表血管网,和脑部血栓没有直接关联。该区域血管密集且靠近颈动脉、迷走神经及气道,非专业操作极易引发大出血、窒息或神经损伤。在宾馆这类非无菌环境操作,开放性伤口可能导致严重感染。刘女士舌下被割三处伤口,失血量接近危及生命的阈值,若未及时送医后果不堪设想。
非法行医背后,究竟藏着多少“陷阱”?
朱某某无医师执业资格,却在短视频平台虚构“专家”身份。其利用患者对正规医疗的疑虑,宣称“西医无法根治”吸引病患,发布虚假案例视频将康复归功于放血,刻意回避风险。刘女士因朋友推荐轻信疗法,反映出公众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不足。宾馆等非医疗场所违规开展诊疗,虽被《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禁止,但执法存在滞后。部分人群误将放血疗法等同于中医技术,却忽视现代医学对其适用范围的严格限制。刘女士接受“舌下取栓”可能延误脑梗黄金救治期(4.5小时内溶栓),加剧病情。
三招教你远离非法医疗“陷阱”!
个人应核实诊疗场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操作者医师资格,拒绝在非医疗场所接受侵入性操作。遭遇类似操作要立即停止并拨打120,记录操作者信息及场所位置,保留医疗工具为证。短视频平台需建立医疗内容审核机制,屏蔽无资质账号的诊疗宣传。卫健部门应联合媒体强化脑梗急救科普,曝光非法疗法案例。对非医疗机构开展诊疗的,除罚款外可纳入“非法行医黑名单”并追究刑责。建议开通24小时举报专线,联合公安部门实施突击检查。 刘女士的遭遇警示我们,要提高健康信息鉴别力,选择正规医疗,积极举报非法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