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后,多起长期卧床保胎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案例引发关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数据显示,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存在致命风险。在宫颈管缩短、前置胎盘等高危妊娠情况中,卧床必要但血栓风险也高,此时踝泵运动成为关键预防措施,有患者就因未及时进行该运动而出现肺栓塞,问题十分紧迫。
卧床为啥易形成血栓?孕妇风险更高!
从病理学看,长期卧床会让下肢血液循环减缓。肌肉泵功能减弱,静脉瓣膜闭锁不全,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有三要素,即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孕妇群体因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风险更为特殊。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卧床超3天的孕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15%,其中20%可能进展为肺栓塞,而普通人群的血栓形成概率远低于此。
踝泵运动:赶走血栓的神奇秘诀!
踝泵运动包括屈伸与环绕动作。屈伸运动是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放松,缓慢有力地将脚尖向上勾起,尽量让脚尖朝向自己,保持5 - 10秒后,再将脚尖缓缓向下压到最大限度,感受小腿前侧肌肉收缩。环绕运动是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360度环绕,顺、逆时针各环绕8 - 10圈。它就像“人工肌肉泵”,能促进静脉回流。标准化操作流程为:屈伸运动每组10 - 15次,环绕运动每方向8 - 10圈,每日分晨起、午休、餐后、睡前3 - 4次进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数据显示,规律执行踝泵可使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提升40%,血栓风险降低60%。
踝泵运动不是人人能做,这些禁忌要牢记!
踝泵运动有禁忌证分级管理。一级禁忌,如踝关节骨折未愈合、踝关节内置物存在,需绝对禁止;二级禁忌,像踝关节轻度关节炎、近期手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动作幅度。运动强度要渐进,初期每日2次×5分钟,每3天递增1分钟。若运动后持续酸痛超2小时,要暂停并咨询医生。针对心理压力,有“3步心理调适法”,即认知重构、呼吸放松训练、搭建家庭支持系统,还可使用运动日志记录时间、次数和感受。
多维度预防血栓,保障孕妈平安!
构建“踝泵运动 + 物理辅助 + 医疗监测”的三级防护体系。物理辅助建议用20 - 30mmHg的梯度压力袜配合踝泵;医疗监测是每两周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 - 二聚体动态监测;环境改造可在床头设脚踏板,病房每日通风。采用“家庭 - 医院双轨指导模式”,产科医生与康复治疗师联合制定个性化方案,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对比研究数据表明,该体系可使卧床孕妇肺栓塞发生率从3.2%降至0.5%以下。 踝泵运动对预防卧床保胎并发症至关重要,科学运动与医疗监测结合很关键,准妈妈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