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出血是很常见的情况,有研究发现,鼻炎相关的鼻出血占比能超过40%。不少家长面对孩子反复流鼻血,要么过度担心是不是血液有问题,要么没当回事,结果导致孩子鼻子老出血。其实从鼻子的防御机制来看,我们能找到科学的家庭护理方法。
鼻炎为什么会让鼻子出血?主要是这3个原因
鼻子里面的黏膜是一道重要的保护屏障,由能摆动的纤毛和分泌黏液的腺体组成,像“清洁队”一样守护鼻腔健康。但鼻炎发作时,这道屏障会出问题:
1. 血管变脆弱了
鼻黏膜下面有层像海绵一样的血管网,正常情况下受神经调节,能灵活收缩舒张。但鼻炎发作时,炎症会“惹毛”这些血管,让它们异常扩张,血管壁也变得更薄更脆——就像气球吹得太大,稍微碰一下就容易破。有临床观察发现,过敏性鼻炎孩子的鼻黏膜里,毛细血管密度比健康孩子高很多,相当于鼻子里多了很多“容易破的小血管”,自然更爱出血。
2. 黏液保护罩坏了
健康的鼻子每天会分泌100-150毫升弱酸性黏液(pH值5.5-6.5),像一层“保湿膜”,既能润滑黏膜,又能抑制细菌。但鼻炎发作时,黏液分泌会比平时多3-5倍,而且酸碱度会变偏碱性。研究发现,鼻腔pH值每升高0.5,鼻出血风险就会明显上升——就像皮肤的弱酸环境变碱会干燥开裂,鼻黏膜也会因为“保护罩”失效变得脆弱。
3. 鼻子“自洁能力”下降了
鼻黏膜上的纤毛像小刷子,每分钟能摆200-300次,把灰尘、过敏原扫出去,形成“黏液毯”清洁鼻腔。但鼻炎的炎症会让纤毛“偷懒”,鼻子的自洁能力下降60%以上。这样一来,过敏原和细菌会一直刺激鼻黏膜,形成“炎症→出血→感染”的恶性循环,鼻子就会反复出血。
家庭护理做好这3步,减少反复出血
第一步:调整环境,减少刺激
- 控制湿度: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5%-55%(可以买个湿度计测),有研究显示,湿度每提高10%,孩子鼻出血的复发率会下降一点。
- 避开过敏原:定期用50℃以上热水洗床单、被罩(杀螨虫),用高效过滤空气净化器,家里尽量少积灰,减少花粉、尘螨等刺激。
- 适应温差:早上起床前,用温盐水喷一下鼻子(药店能买到儿童专用的),帮鼻子慢慢适应室内外温差,避免一出门就受刺激。
第二步:纠正习惯,保护鼻黏膜
- 正确擤鼻子:别两个鼻孔一起用力擤!要单侧来——按住一边鼻孔,轻轻擤另一边,两边交替,这样不会让鼻腔压力太大,伤到黏膜。
- 别让孩子抠鼻子:定期剪短孩子的指甲,晚上可以用防护鼻贴(贴在鼻子外面),防止孩子睡梦中不自觉抠鼻子(很多出血都是抠出来的)。
- 日常护理鼻腔:每天用生理盐水冲鼻子(选儿童专用的冲洗器,别用太烫的水),冲完后给鼻前庭(鼻子入口的位置)涂一点保湿药膏(比如凡士林),保持黏膜湿润。
第三步:出血时,这样正确处理
- 止血方法要对:孩子流鼻血时,别让他抬头(会让血往喉咙里流,呛到),要低头弯腰,用食指和拇指按住鼻翼两侧(鼻子两边突出的部分),持续压10分钟再松开看有没有止住。
- 吃对食物补营养:多给孩子吃含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维生素K(菠菜、西兰花)的食物,帮血管更结实;必要时听医生的补充维生素D。
- 用药听医生的:如果需要用抗组胺喷鼻药(治鼻炎的),一定要按医生说的用,别自己加量或停药,避免鼻炎反复刺激鼻子。
这些情况,赶紧带孩子去医院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马上就医:
- 24小时内流鼻血超过3次;
- 一次流鼻血,压了20分钟还没止住;
- 流鼻血时脸色苍白、没力气,像贫血的样子;
- 半年内反复流鼻血超过5次;
- 家里有人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友病)。
儿童反复鼻出血并不可怕,有临床研究证明,规范治疗能明显减少这种情况。如果孩子老流鼻血,建议做个鼻内镜检查(看看鼻子里面有没有息肉、溃疡)和过敏原筛查(找出对什么过敏),早干预早好——毕竟鼻子是孩子呼吸的“第一道门”,得好好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