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拉伤别硬扛!科学处理方法看这篇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09-19 13:51:18 - 阅读时长5分钟 - 2318字
从轻度扭伤到严重断裂,系统解析肌腱损伤的分级应对策略,涵盖居家护理要点、专业治疗时机和加速康复的实用技巧,帮助读者科学应对运动损伤问题。
肌腱损伤肌腱拉伤运动损伤康复训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炎症控制组织修复运动防护肌肉损伤
肌腱拉伤别硬扛!科学处理方法看这篇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力量传递带”——我们能抬手、走路、拿东西,全靠它把肌肉的力量传到骨头。可日常稍不注意就可能受伤:比如突然搬重物、运动时过度拉伸,甚至长期重复一个动作(比如打字),都可能让肌腱“闹脾气”。处理肌腱损伤不能“一刀切”,得先分轻重、再按步骤应对,同时做好康复和预防,才能尽量恢复功能、避免再次受伤。

先分轻重:肌腱损伤的3级处理法

肌腱伤得轻重要先辨清楚,处理方式大不一样:

  • 轻度拉伤:只是局部有点肿、酸酸疼疼的,比如搬完重物后胳膊有点胀,或者跑步后小腿肚子发紧。这时候用“RICE原则”就能缓解——休息(别再用受伤部位发力)、冰敷(48小时内用冰袋裹毛巾敷,每次15分钟以内,别冻伤)、加压(用弹力绷带轻轻裹一圈,减少肿胀)、抬高(比如脚伤就垫个枕头,让血液回流更顺)。
  • 中度拉伤:肿得更明显,连日常动作都受影响——比如膝盖后面的肌腱肿得没法打弯,或者手腕伤了拿不起杯子。这时候得加物理治疗(比如超声波帮肌腱修复、低频电刺激缓解肌肉发紧),再配合医生开的药(别自己乱买抗炎药,要听医嘱)。
  • 完全断裂:如果突然听见“啪”的一声,或者某个动作突然做不了(比如手指突然没法伸直、脚踝扭了后没法走路),大概率是肌腱断了。这得立刻去医院,一般需要手术把断裂的肌腱接回去,不然没法恢复正常功能。

保守治疗:1-2级损伤的“组合拳”

如果是轻度到中度损伤(1-2级),保守治疗要“多管齐下”才有效:

  • 急性期(48小时内):重点是“控肿胀”——别热敷!热敷会让血管扩张,肿得更厉害,冰敷才是正确选择。
  • 亚急性阶段(48小时后):可以做超声波治疗(促进肌腱里的胶原蛋白生长,帮肌腱“长结实”),或者低频电刺激(缓解肌肉痉挛,比如肩膀拉伤后肌肉发紧,电刺激能帮着放松)。
  • 用药与外治:吃抗炎药得听医生的(避免伤胃),配合抹点活血化瘀的外用药,效果会更好。
  • 康复训练:等疼痛缓解点了,一定要在康复师指导下做离心收缩训练——比如慢慢放下哑铃(胳膊从弯到直的过程)、慢慢蹲下去(膝盖从直到弯的过程)。这种训练能帮肌腱“重塑”,让它更耐造,避免以后再伤。

要不要手术?看这3种情况

不是所有损伤都要开刀,但这3种情况必须考虑手术:

  1. 肌腱完全断裂(比如手指没法伸直、脚踝扭后没法踮脚);
  2. 断端缩回去超过2厘米(肌腱断了后会往两边缩,太松就没法自己长上);
  3. 保守治疗3个月没效果(比如膝盖肌腱伤了,3个月还疼得没法跑步)。

现在手术大多是微创——只需要小切口就能把肌腱缝好,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得用支具固定一段时间(比如手腕伤了固定3周),再慢慢做康复训练,大部分人6-8周就能做日常基本动作(比如吃饭、穿衣)。
注意:有糖尿病、长期用类固醇药物的人,伤口可能长得慢,手术前医生会仔细评估身体状况,别着急。

加速康复:3个“加分项”

想让肌腱好得更快,可以试试这3招,但得听医生的:

  1. 精准制动:别用硬石膏固定,选可调节支具——既能固定受伤部位,又能慢慢动一动关节(比如手腕伤了,能轻轻转一转手指),避免关节僵住。
  2. 吃对营养:多补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吃1.2-1.6克,比如50公斤的人每天吃60-80克——差不多2个鸡蛋+1杯牛奶+100克瘦肉),再补点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和(生蚝、坚果)。这些营养能帮肌腱细胞“生长”,加速修复。
  3. 生物刺激:如果损伤稳定了,医生评估后可以打富血小板血浆(PRP)——从自己血液里提取的,能释放生长因子,加速肌腱愈合。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得听医生的。

康复期别踩坑:小心“假好”和二次伤

康复期最危险的是“觉得不疼了就乱来”——这叫假性恢复!疼痛消失不代表肌腱完全长好,比如膝盖肌腱伤了,不疼了就立刻去跑步,很可能再次断裂。
怎么办?

  • 去医院做等速肌力测试:看看受伤的肌腱力量有没有恢复到“健侧”(好的那侧)的85%以上。比如左边膝盖伤了,左边的力量得达到右边的85%,才能慢慢恢复运动。
  • 改运动习惯:比如以前跑步总用脚跟着地(容易伤膝盖肌腱),就改成前脚掌着地;以前搬重物总用腰发力(容易伤腰肌腱),就改成用腿发力。避免重复伤到同一个肌腱。

防大于治:3招躲开肌腱损伤

最好的治疗是“不受伤”,平时做好这3点,能减少80%的肌腱损伤:

  1. 运动前热身:别直接开始剧烈运动!做10分钟动态拉伸(比如高抬腿、扩胸、髋关节绕环),让肌腱变热、更有弹性——就像橡皮筋被揉软了,不容易被拉断。
  2. 练“抗造”力量:每周做2次离心收缩训练——比如慢慢深蹲(3秒蹲下去)、退着跑(倒着跑,放慢速度)。这种训练能增强肌腱的“抗拉力”,比如膝盖肌腱练好了,跑步时就不容易拉伤。
  3. 选对护具:比如打羽毛球戴护腕、跑步戴护膝、搬重物戴护腰。专业护具能帮着“缓冲”突然的拉力,就像给肌腱穿了件“防护衣”,减少受伤风险。

早做评估:别等小伤变大事

受伤后72小时内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比如做B超、MRI)!早明确损伤程度,早处理能让恢复时间少30%——比如轻度拉伤早用RICE原则,就能避免发展成中度;中度拉伤早做物理治疗,就能避免需要手术。
别自己瞎处理:比如用热毛巾敷(会加重肿胀)、强行按摩(会把拉伤的肌腱揉得更肿)、硬撑着活动(会让损伤加重)。跟着医生的方案治,再做个性化康复训练,能大大减少后遗症(比如总觉得肌腱发紧、容易累)。

肌腱损伤的恢复,“慢”就是“快”——别催它,给它足够的时间修复。记住:先分轻重处理,保守治疗要坚持,该手术时别犹豫,康复期别乱来,平时做好预防。把这些做到位,才能让肌腱重新“有力”,回到你喜欢的生活里。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手部刺痛总犯?多学科诊疗+预防避免恶化手部刺痛总犯?多学科诊疗+预防避免恶化
  • 胳膊酸痛别硬扛!肌肉劳损自救指南来了胳膊酸痛别硬扛!肌肉劳损自救指南来了
  • 大拇指腱鞘炎怎么治?分阶段应对有妙招!大拇指腱鞘炎怎么治?分阶段应对有妙招!
  • 预防半月板损伤:这些日常动作要改!预防半月板损伤:这些日常动作要改!
  • 滑倒后尾椎疼痛勿轻视,科学应对指南请收好滑倒后尾椎疼痛勿轻视,科学应对指南请收好
  • 锁骨骨折后肌肉萎缩?分阶段训练+营养支持快速恢复!锁骨骨折后肌肉萎缩?分阶段训练+营养支持快速恢复!
  • 崴脚后正确处理 降低40%后遗症风险崴脚后正确处理 降低40%后遗症风险
  • 手指关节疼痛需警惕,三大病因要当心!手指关节疼痛需警惕,三大病因要当心!
  • 脚后跟疼痛预警:跟腱损伤诱因与科学应对脚后跟疼痛预警:跟腱损伤诱因与科学应对
  • 腘肌损伤别硬扛!科学应对看这篇腘肌损伤别硬扛!科学应对看这篇
  • 膝盖包块疼痛别慌!三类疾病鉴别与紧急处理膝盖包块疼痛别慌!三类疾病鉴别与紧急处理
  • 运动后肌肉酸痛?热敷按摩+科学拉伸3天告别疼痛运动后肌肉酸痛?热敷按摩+科学拉伸3天告别疼痛
  •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三大信号,运动爱好者必看!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三大信号,运动爱好者必看!
  • 肩痛别硬扛!四步科学应对肩袖损伤,夜间痛也能缓解肩痛别硬扛!四步科学应对肩袖损伤,夜间痛也能缓解
  • 半月板反复受伤?三策略科学防护降低复发风险!半月板反复受伤?三策略科学防护降低复发风险!
  • 手关节肿胀别慌!饮食物理康复三步走快速消肿手关节肿胀别慌!饮食物理康复三步走快速消肿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