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刷牙时突然半边脸像被电击?吃饭时脸颊像被针扎般刺痛?这种突如其来的面部疼痛背后,往往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信号。今天我们就来拆解那些让人痛不欲生的“脸痛元凶”。
如果牙齿深处突然传来钻心的痛,还往脸颊两边放射,大概率是牙髓炎在搞事。牙髓炎的痛很有特点:喝口凉水或热水就像按了疼痛开关,晚上躺平睡觉疼得更厉害。这是因为牙髓腔里压力变高了,就像把神经末梢封在高压锅里,一点刺激就能引发爆炸式疼痛。不过别光顾着怪蛀牙,有时候“牙痛”可能是别的问题伪装的。
有“疼痛之王”名号的三叉神经痛更要命,发作时像有人拿刀在脸上乱划,疼得突然、停得也突然,而且大多只在脸的一侧。说话、嚼东西、刷牙这些日常动作都可能触发。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这种痛可能是血管压到神经,或者糖尿病伤了神经导致的,就像电线外皮破了短路,危险得很。
要是张嘴时下巴“咔嗒”响,脸颊还酸胀,那是颞下颌关节在“闹脾气”了。现在人总伏案工作、牙齿咬合不对,或者爱嚼口香糖,都会让这个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精密关节乱套。就像生锈的合页得润滑,这种情况得调整咬合习惯,用热毛巾敷敷才能缓解。
鼻窦炎引起的脸痛是胀胀的,还会跟着鼻塞、流鼻涕,像感冒没好反而加重了。鼻窦黏膜肿起来堵了引流的道,里面的积液就成了细菌的“培养皿”。这种痛大多在脸颊或额头,低头的时候更疼,用鼻腔冲洗或者物理治疗就能缓解。
突然脸痛了该怎么办?第一步先写“疼痛日记”:记清楚什么时候疼、疼了多久、什么动作诱发的,还有疼的感觉——是像电击、像闷着痛,还是往别的地方串着疼?越精准越好,能帮医生更快找到原因。第二步要观察“附加症状”:有没有牙齿怕冷热、张嘴张不大、鼻塞流鼻涕这些情况。第三步记好“就医三要点”:先避开能触发疼的东西,用冷毛巾敷敷缓解一下,然后赶紧去专科看医生。
尤其要提醒职场人,长期用一边嚼东西、熬夜加班、压力太大,都是脸痛的“导火索”。建议每工作1小时就活动活动下巴,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润润的,枕头高度别超过15厘米,减少晚上反流的刺激。要是疼得反复发,或者持续超过24小时,一定要赶紧去口腔科、神经内科或者耳鼻喉科查清楚。
学会这些应对方法,就像给身体装了个“疼痛预警雷达”。要记住:疼是身体在求救,科学处理才能不让小痛变大病。下次再遇到脸痛,试试“写疼痛日记+观察症状+及时就医”这三步,准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