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已故《太阳报》专栏作家黛博拉·詹姆斯女爵士于2022年去世前创立的“肠癌宝贝基金”,已为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筹集1900万英镑。该基金资助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可能提升年轻女性的肠癌风险。
研究发现,50岁以下女性若日常饮食中含大量超加工食品,更易出现肠息肉。息肉是肠道内常见且通常无害的增生组织,但约十分之一可能发展为癌症。数据显示,每日摄入10份超加工食品的女性,其息肉风险比摄入3份者高出45%,这可能进一步增加肿瘤发生概率。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安德鲁·陈博士指出:“我们在年轻成年人中观察到肠癌病例持续增加,原因尚不明确。本研究正探索饮食、缺乏运动及肠道微生物紊乱等潜在因素,这些都可能发挥作用。当前证据表明,超加工食品可能与息肉风险上升存在关联。”
超加工食品(UPFs)指工厂预加工即食产品,包括饼干、薯片、蛋糕和即食餐等。此类食品通常高盐高糖,并含可能损害健康的添加剂。英国和美国民众平均约半数热量摄入源于UPFs。许多科学家担忧,这或是推动年轻及中年群体肥胖、2型糖尿病和肠癌发病率上升的主因。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4至49岁人群肠癌增速超过其他年龄组,较1995年上升24%;在50个受研国家中,27国的50岁以下群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的研究,分析了2.9万名女性24年的医疗记录。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健康信息主管菲奥娜·奥斯冈表示:“本研究虽未直接测量癌症风险,但揭示了饮食如何影响肠道早期病变——部分病变可能发展为癌症。整体饮食结构对癌症风险的影响远大于单一食品类型。”
以下是需警惕的肠癌五大关键症状(BOWEL):
1. B:出血
排便带血或肛门出血有多种成因。鲜红色血液可能源于肛门肿胀血管或痔疮;暗红或黑色血液则可能来自肠道或胃部。便血是肠癌关键征兆,应及时就医排查。
2. O:排便习惯明显改变
若排便习惯异常持续三周以上,务必告知全科医生,尤其当伴随便血时。可能表现为如厕频率增加、粪便变稀,或总有排便不尽感。无需尴尬,及时检查至关重要。
3. W: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虽较其他症状少见,但值得警惕。若无明确原因体重减轻,应向医生说明,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恶心或腹胀。
4. E:极度疲劳
肠癌引发的出血可导致体内缺铁(贫血),患者常感疲惫且肤色苍白。
5. L:腹部肿块或疼痛
与其他癌症类似,腹部或肛门区域出现持续不消的肿块或疼痛,或影响饮食睡眠时,应立即就医。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