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青少年里很常见的健康问题,原因挺复杂的。其实只要能认出不同类型头痛的特点,就能及时针对性处理。下面从症状识别、家庭护理、吃药注意事项、就医信号及预防方法等方面说清楚。
不同类型头痛的特点,一眼认清楚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通常是前额、脸颊或者眉心位置一直胀胀的痛,疼得厉害不厉害可能跟姿势有关(比如弯腰低头时容易加重),还会伴随鼻塞、流黄脓鼻涕这些鼻子症状。偏头痛大多是一边脑袋像心跳一样跳着疼,常跟着恶心、怕光怕声音,部分人发作前会有预兆(比如看到闪光、黑点之类的视觉异常)。紧张性头痛是整个头像被压着或勒着,压力大时更明显,一般早上轻、晚上重。
在家怎么护理?分类型来
不同头痛的护理方法不一样:鼻窦炎引起的头痛,睡觉把床头垫高一点;偏头痛犯了,要待在安静、没光的房间里;紧张性头痛可以用热毛巾敷脖子。慢慢放松肌肉的训练对紧张性头痛很有用,再加上用冷毛巾敷太阳穴、深呼吸,能辅助减轻症状。最好记个头痛日记,把每次发作的时间、疼了多久、什么原因引起来的、怎么缓解的都写下来。
吃药要注意这些“安全线”
吃药得守规矩:鼻子用的激素类药,连续用别超过7天;非处方的止痛药,一个月最多用10次;像曲普坦这类专门治偏头痛的药,得让神经内科医生指导着用。要是自己吃药3天还没好,赶紧去医院看看。
出现这些情况,马上去医院!
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别耽误,立刻就医:头痛连续疼超过3天没缓解;同时发烧或者脖子硬得没法低头;突然像爆炸一样剧烈头痛;意识不清或者说话不利索;原来的头痛模式变了(比如以前偶尔疼,现在天天疼,或者疼法和之前不一样)。这些表现可能提示颅内压高或其他严重神经问题。
怎么预防?综合做这几点
预防得多方面注意:每天睡够7-9小时,作息要规律;喝水要够(按体重算,每公斤体重每天喝30毫升,比如50公斤就喝1500毫升);每天做15分钟正念冥想;饮食要适合自己(比如有的人吃巧克力、芝士会诱发头痛,就避开);慢性头痛的人每季度去医院复查一次。这样多维度调整,能有效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其实头痛是身体的预警信号,疼的样子和背后的原因关系很大。只要把症状管理好、按规范就医,就能有效控制头痛。建议建个头痛管理档案,跟着病情变化调整,长期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好疾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