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不小心碰到高温东西(比如热汤、开水)后,局部会红、肿、疼,这是急性炎症反应。这时候正确的初期处理特别重要,能减轻不适、预防并发症,关键要做好冷却、疼痛缓解、饮食调整,还要警惕危险信号。
急性处理第一步:用对冷敷减轻疼肿
喉咙烫伤后,第一时间可以用毛巾裹着冰袋,间歇性敷在脖子上,每次别超过15分钟。低温能放慢局部代谢,收缩毛细血管减少肿胀,还能直接减轻疼痛。注意别让冰块直接贴皮肤,不然可能冻伤,反而加重伤害。
疼得厉害?这样缓解疼痛
如果喉咙疼得难受,可以用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前者主要帮着止疼,后者还能消炎症。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对乙酰氨基酚;最好饭后吃,减少对胃的刺激;未成年人得选适合的剂型(比如混悬液)。
抗生素别乱吃,感染要听医生的
有研究显示,约70%的轻度喉咙烫伤不用抗生素也能自己好。乱吃抗生素会破坏口腔里的正常菌群,还可能让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真需要的时候就不管用了。如果出现持续高烧(超过38.5℃)24小时以上,或者喉咙里能看到化脓的白点,可能是感染了,这时候一定要找医生确认,确诊是细菌感染后再用抗生素。
吃什么?避开刺激,选温凉软的
受伤的黏膜对刺激特别敏感,饮食上要严格注意:
- 绝对不能碰:辣的调料、酒、硬邦邦的颗粒食物(比如坚果碎),这些会直接刺激或刮伤黏膜;
- 暂时别吃:超过60℃的热饮(比如刚煮好的茶)、碳酸饮料(气泡会胀喉咙)、腌得很咸的食物(比如咸菜);
- 推荐吃的:温凉的流质(米汤、藕粉糊)、软到不用嚼的食物(蒸南瓜、土豆泥)、能补充营养的(酸奶、蛋羹);
- 喝水要小口多次,水温保持在25-30℃(就是温凉不烫的程度),别大口灌,不然会冲刺激黏膜。
辅助小技巧:帮黏膜快点修复
- 家里湿度保持在40%-60%,太干的话可以用加湿器,湿润的环境能减少黏膜干燥不适;
- 短时间含冰块(每次不超过5分钟),能临时减轻肿胀,但别含太久,不然会冻伤;
- 1岁以上的人可以喝一点蜂蜜水,能润滑喉咙,但1岁以内别喝,防止肉毒杆菌中毒;
- 别频繁清嗓子,不然会反复摩擦黏膜,加重损伤;
- 黏膜修复一般需要3-7天,这段时间尽量少说话,让喉咙多休息。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一定要赶紧去耳鼻喉科看医生,别耽误:
- 吞东西困难超过2天,根本吃不下饭、喝不下水;
- 呼吸不顺畅,比如觉得喉咙像被卡住,或者说话声音突然变哑、说不出来话;
- 脖子越来越肿,摸起来还疼,可能是里面肿得厉害了;
- 小孩出现流口水、不肯吃饭的情况(小孩不会说,但会用行为表现难受);
- 喉咙里有黄色/绿色的分泌物,或者有出血点(比如痰里带血)。
喉咙黏膜的再生能力很强,初期处理对了,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大家可以记牢这些基础方法——比如先冷敷、吃温凉软的食物、别乱用抗生素,同时如果出现吞不下东西、呼吸不顺畅这些危险信号,千万不能拖,赶紧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评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继发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