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43:12
编码1C10
子码范围1C10.0 - 1C10.Z

关键词

索引词Actinomycosis
同义词actinomycotic infection、actinomycotic infection of unspecified site、actinomycosis NOS、actinomycotic node、actinomyces infection、放线菌感染、放线菌病NOS、放线菌病结节、未特指部位的放线菌感染
缩写放线菌症
别名慢性化脓性放线菌病、硫磺颗粒病、放线菌肉芽肿、放线菌性脓肿、放线菌性炎症

放线菌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脓液或组织标本中分离培养出放线菌(如以色列放线菌、格氏放线菌),需厌氧环境培养≥7天。
      •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特征性硫磺颗粒(革兰染色阳性丝状杆菌呈放射状排列)。
      • PCR检测放线菌特异性基因(如16S rRNA)阳性。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慢性进展性脓肿伴多发性瘘管形成(颈面部型占50%-70%)。
      • 脓液中肉眼可见硫磺颗粒(直径1-2mm)。
      • 影像学显示跨解剖间隙的匍匐性病变(如胸肺型肺实变伴空洞,腹盆型肠管间窦道)。
    • 高危因素
      • 近期口腔/腹部手术史、宫内节育器长期使用、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免疫抑制状态。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脓肿+瘘管+硫磺颗粒)。
      • 影像学证实跨间隙匍匐性病变(CT/MRI)。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 --> B[病原学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炎症标志物检测] B --> B1(脓液/组织培养) B --> B2(硫磺颗粒镜检) B --> B3(PCR检测) C --> C1(CT扫描) C --> C2(MRI) C --> C3(超声) D --> D1(血常规) D --> D2(CRP) D --> D3(血沉)

判断逻辑

  1. 病原学检查

    • 培养阳性(金标准):需厌氧环境,阳性可确诊;阴性不能排除(假阴性率20%-30%)。
    • 硫磺颗粒镜检:快速初筛,阳性需结合培养确认(特异性>95%)。
    • PCR检测:适用于培养阴性病例,阳性支持诊断(敏感性60%-70%)。
  2. 影像学检查

    • CT/MRI
      • 颈面部型:显示骨质破坏或筋膜间隙脓肿(特异性表现)。
      • 胸肺型:肺实变伴"空洞+胸壁侵犯"三联征(区别于结核)。
      • 腹盆型:肠管间窦道或包块(需与克罗恩病鉴别)。
    • 超声:定位表浅脓肿,引导穿刺取材。
  3. 炎症标志物

    • 白细胞>10×10⁹/L或CRP>50 mg/L提示活动性感染,但无病原特异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相关

    • 培养阳性:直接确诊,需立即启动抗生素治疗。
    • PCR阳性但培养阴性:提示既往感染或低菌量感染,需结合临床。
  2. 炎症标志物

    • CRP持续升高(>30 mg/L):提示治疗应答不佳,需调整抗生素方案。
    • 血沉增快(>50 mm/hr):反映慢性炎症状态,监测治疗反应。
  3. 血常规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需扩大抗菌谱覆盖。
    • 血红蛋白<100 g/L:晚期消耗表现,需营养支持。
  4. 组织病理学

    • 硫磺颗粒阳性:确诊依据,无需等待培养结果即可治疗。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9th ed.)
  2. IDSA《复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诊疗指南》
  3.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ASM Press)
  4. WHO《机会性感染管理指南》

注:诊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上内容不作为最终临床决策依据。

条目肺放线菌病1C10.0
条目腹部放线菌病1C10.1
条目面颈部放线菌病1C10.2
条目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1C10.3
条目其他特指类型的放线菌病1C10.Y
条目未特指的放线菌病1C10.Z
分部其他衣原体病1C20-1C2Z
分部立克次体病1C30-1C3Z
条目放线菌病1C10
条目巴尔通体病1C11
条目百日咳1C12
条目破伤风1C13
条目产科破伤风1C14
条目新生儿破伤风1C15
条目气性坏疽1C16
条目白喉1C17
条目巴西紫癜热1C18
条目军团菌病1C19
条目李斯特菌病1C1A
条目诺卡菌病1C1B
条目脑膜炎球菌病1C1C
条目雅司病1C1D
条目品他病1C1E
条目地方性非性病性梅毒1C1F
条目莱姆病1C1G
条目坏死性溃疡性龈炎1C1H
条目回归热1C1J
条目弯曲菌病1C40
条目未特指部位的细菌性感染1C41
条目类鼻疽1C42
条目放线菌瘤1C43
条目皮肤非脓性细菌性感染1C44
条目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C45
条目胎儿或新生儿的其他细菌感染KA61
条目其他特指的细菌性疾病1C4Y
条目未特指的细菌性疾病1C4Z
条目其他特指的感染性十二指肠炎DA51.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