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脑部退行性疾病,以记忆障碍为特征,最终导致推理、计划、语言和感知能力紊乱。多数科学家认为该病源于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异常积累引发的神经元死亡。70岁后发病率显著上升,85岁以上人群约38%受累,但该病并非自然衰老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百岁老人从未发展出该病。
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的区别
痴呆是一种综合征,表现为:
- 记忆力受损
- 其他认知领域障碍(如逻辑组织、语言运用、视觉感知)
- 功能水平显著下降
虽然某些记忆衰退属于正常老化现象,但老年痴呆症(占美国痴呆病例的60-80%)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病因。
病因解析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病因。"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是主流理论:
- 早发性遗传型AD研究显示:50%患者携带导致β淀粉样蛋白过度生成的基因突变
- 散发型(占95%)主要因该蛋白清除不足而非过度生成
当前研究重点集中在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方法。
高风险因素
年龄因素
65岁以上人群15%患病,85岁后升至50%。预计2050年美国患者将达1380万。
遗传因素
早发性AD(40-50岁)的50%与基因突变相关:
- 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影响风险
- 携带1个E4基因拷贝风险增2-3倍
- 双拷贝携带者(1%人口)风险增9倍
值得注意的是,40%晚发型患者携带E4基因。
其他风险因素
-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 教育程度低于8年
- 唐氏综合征40岁后普遍出现病理改变
- 严重颅脑外伤史(尤其携带E4基因者)
十大警示症状
- 记忆力衰退(遗忘重要日期)
- 执行日常任务困难(如记不清游戏规则)
- 语言交流障碍(寻找词汇困难)
- 时间地点定向障碍
- 判断力下降(如财务处理不当)
- 视觉问题(阅读或判断距离困难)
- 解决问题能力下降
- 物品错放且无法追溯
- 情绪行为改变
- 社交退缩
精神病学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激越、抑郁、幻觉、焦虑和睡眠障碍。常用治疗药物包括: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利培酮)
- SSRI类抗抑郁药(如舍曲林、西酞普兰)
- 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
疾病分期
渐进性发展过程分为:
- 早期:近期记忆受损,社交主动性下降
- 中期:抽象思维障碍,穿衣不当,情绪波动
- 晚期:时间定向障碍,无法识别场所,大小便失禁,最终死于肺炎等并发症
诊断标准
需满足:
- 认知功能下降符合痴呆标准
- 临床病程符合AD特征
- 排除其他脑部疾病
鉴别诊断需考虑:
-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脑卒中)
- 感染性疾病(神经梅毒、HIV痴呆)
- 药物副作用(抗胆碱能药物)
- 精神障碍(假性痴呆)
- 代谢紊乱(B12缺乏)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 胆碱酯酶抑制剂:
- 盐酸多奈哌齐(Aricept)
- 利斯的明(Exelon)
- 加兰他敏(Razadyne)
常见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
- NMDA受体拮抗剂:
- 美金刚(Namenda XR)
适用于中重度患者,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用可协同增效
- 固定复方制剂:
- Namzaric(美金刚缓释+多奈哌齐)
非药物干预
- 认知康复训练
- 社交互动促进
- 规律身体活动(如散步)
疾病预后
病程通常持续8-15年(2-25年不等)。患者多死于继发感染(如肺炎),而非AD本身。通过适当护理,患者在整个病程中仍可维持情感交流能力。
护理资源
护理者需掌握"3R"原则:
Repeat(重复信息)
Reassure(给予安全感)
Redirect(转移注意力)
建议联系阿尔茨海默协会(1-800-272-3900)获取专业支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