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有7000万婴儿潮一代人口,其中许多人已年过65岁。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导致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使用增加。与此同时,老年人遭遇头部外伤及脑出血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跌倒已成为老年人致伤致死的首要原因,2021年造成3.8万例死亡和300万次急诊就诊。该群体非致命性跌倒的医疗费用从2015年的数据激增至2020年的800亿美元。
尽管抗凝药物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但会增加严重出血风险,尤其是创伤后的脑出血。医学界普遍认为华法林活性超过治疗范围会提升外伤后脑出血概率,现行指南建议对服用华法林的头部外伤患者进行强化监测和重复颅脑扫描。
华法林的管理尤其具有挑战性,其安全抗凝效果需通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当INR值过高时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尽管多项研究证实高INR与出血风险相关,但多数研究规模较小或存在局限性。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查尔斯·施密特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针对急诊医疗中的关键缺口开展新研究,旨在明确65岁以上华法林使用者的INR水平是否影响跌倒后脑出血风险。该研究在佛罗里达南部两个一级创伤中心进行,纳入2686名因跌倒急诊的患者,比较服用华法林患者与未使用抗凝药物患者的预后差异。
发表于《美国急诊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即使血液稀释水平较高,使用华法林并未显著增加钝性头部创伤后的脑出血风险。令人意外的是,抗凝效果控制不佳(INR值偏低)的患者出血风险最高。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认知,强调了规范抗凝管理的重要性而非盲目停用药物。
研究群体中约11%出现脑出血,未使用抗凝药者出血率为6%,华法林使用者为7%。INR值高于或低于3.0的患者出血率相似。值得关注的是,INR值低于治疗范围的患者出血率高达近20%,而治疗范围内或轻度升高者出血率较低,INR值超过5的患者未出现脑出血。
"我们的数据表明,超治疗范围的INR值对颅内出血风险的影响可能低于传统认知。这提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现行急诊监测方案,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住院。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优化老年创伤患者的医疗管理,既改善预后又降低医疗成本。"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急诊医学教授、资深作者Richard Shih医学博士指出。
研究人员通过病史回顾、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和CT扫描评估患者,并在伤后两周进行电话随访确认迟发性脑出血。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14天内CT证实的脑出血事件。研究同时分析出血类型、严重程度、患者结局、住院时长和生存率。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急诊医学系副教授Lisa Clayton表示:"这项研究为优化抗凝监测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在佛罗里达南部老年化快速加剧的背景下,研究结果将帮助急诊团队在避免过度干预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化医疗。"
该研究由佛罗里达医疗事故联合承保协会安全医疗服务基金资助,项目编号RFA #2018-01(老年头部创伤短期预后研究)。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