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罗奇博士:
我读了您最近的专栏,您提到伊维菌素未被证明是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我认为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伊维菌素的积极方面。我手头有数十份证言,声称伊维菌素具有治愈癌症的功效。
J.A.
个人证言并不能推动医学科学进步。医学科学的进步依赖于严谨的研究证明新疗法优于现有疗法。这些研究必须消除研究者和受试者因期望产生的偏见,并采用客观的疗效评估指标。只有经过多项研究验证(通常还需其他研究团队复现结果),新疗法才能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我甚至在网购时都不信任证言,而是选择客观评测网站获取真实反馈。我强烈建议您在医疗决策中避免依赖个人证言——某人有效的疗法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包括未知的复杂健康信息)而对他人无效。
本专栏常收到读者来信,有人宣称某种疗法"效果极佳应全民推广",也有人断言其"危害巨大必须禁用"(甚至要求吊销支持者执照)。
伊维菌素未来或可成为某些癌症的有效疗法,但目前尚未证实。因此,除参与临床试验外,我强烈反对将其用于癌症治疗。例如,西达斯-西奈医学中心正开展一项试验,将伊维菌素联合标准乳腺癌疗法与安慰剂对照进行研究。
亲爱的罗奇博士:
我24岁的孙子自幼存在消化问题,包括频繁大量排便、腹痛和恶心,且长期营养不良。医生诊断归因于压力,但此类症状本身显然会引发压力。
他的母亲怀疑这与婴儿期(哺乳期间)因兄弟姐妹感染链球菌咽喉炎而接受的抗生素注射有关。这种推测合理吗?若成立,粪便微生物移植能否改善症状?
N.D.,哲学博士
我认为婴儿期单次抗生素疗程与持续性消化问题关联的可能性极低。若接诊此类24岁患者,我首要考虑炎症性肠病——这源于我在转诊中心的培训经历,该中心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病例高发。
肠易激综合征(IBS)更为常见,但导致此类症状的病因范围极广,包括乳糜泻和食物过敏等。建议他尽快就诊胃肠病专家,除详细检查外,可能需进行结肠镜检查及血液、粪便实验室检测。
粪便微生物移植(FMT)仅偶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治疗,并非其他疾病的常规疗法。尽管有研究尝试将其应用于IBS患者,但疗效甚微。
最后,建议在胃肠病专家指导下,由注册营养师协助排查饮食诱因并制定个性化方案——这或许能明确病因,或至少找到缓解症状的适宜饮食。
罗奇博士遗憾无法回复每封来信,但将尽可能在专栏中采纳读者问题。读者可邮件提问至 [email protected]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