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指出,我们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及饮食规律性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一项运用人工智能的新研究揭示了这一点。该研究表明,我们吃什么食物以及进餐规律性是决定肠道健康最核心的因素。
既往研究普遍证实,富含纤维、水果、蔬菜和坚果的饮食能提升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并改善消化健康。肠道微生物包含栖息于消化系统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部分有益健康,部分可能有害。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的这项新研究首次证明:坚持健康饮食的规律性与食物种类或数量同等重要。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显示,规律摄入水果、蔬菜和谷物对形成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至关重要。研究作者马塞尔·萨拉特(Marcel Salathé)表示:"这项研究清楚表明,你不能只在'健康日'暴食蔬菜,随后一周或一月都采用不健康饮食方式。"他补充道:"实际上,我们的研究表明,不规律摄入健康食物会抵消其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诸多益处。这激励未来研究不仅要关注人们吃什么,更要考察其长期饮食模式。"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粪便样本分析肠道微生物群可反向预测个人饮食,准确率高达85%。萨拉特博士解释:"从粪便样本获取数据相对容易,但了解某人的真实饮食却异常困难——这类数据历来难以收集。"该研究基于"食物与你"项目中约1000人的营养信息,数据通过瑞士研究院开发的MyFoodRepo应用程序采集。该应用的AI系统对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后,再由研究人员审核。
研究主导者罗汉·辛格(Rohan Singh)指出:"传统上,营养研究依赖食物频率问卷和24小时膳食回顾。理论上可要求人们记录所有进食内容,但实践中几乎不可能完成。"这项研究为渐进式发展的生活方式相关肠道疾病提供了新见解。辛格博士强调:"鉴于营养是这些疾病的主因之一,类似分析或能评估个体饮食改进空间,而AI可帮助引导人们相应调整食物摄入。"
基于此,研究人员呼吁更新膳食指南,不仅强调食物种类和数量,更要突出健康饮食行为的规律性。他们计划利用新数据探究超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剂等添加剂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联。"有强有力假说认为,某些添加剂可能对微生物群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已有初步迹象表明情况可能确实如此,"萨拉特博士补充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