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的细胞不断受到可能损害DNA的内外因素影响。DNA损伤是导致衰老和癌症发展的公认因素,但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难以理解其确切联系机制——特别是受损DNA的干细胞如何随时间影响组织健康。
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s)是产生黑色素细胞的特殊细胞,而黑色素细胞正是负责毛发和皮肤颜色的色素生成细胞。在哺乳动物中,这些干细胞位于毛囊的隆起-亚隆起区域。在此处,它们以未成熟的黑色素母细胞形式存在,通过反复的再生周期确保毛发和皮肤保持其颜色。
发现DNA损伤如何驱动头发变白
2025年10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显示,由东京大学Emi Nishimura教授和Yasuaki Mohri助理教授领导的团队,通过小鼠长期谱系追踪和基因表达谱分析,探究了McSCs对不同类型DNA损伤的反应机制。研究发现,当McSCs经历DNA双链断裂时,它们会启动一种称为衰老耦合分化(seno-differentiation)的过程。在此状态下,干细胞永久成熟并最终消失,导致头发变灰。该过程由p53-p21信号通路的激活所调控。
当McSCs暴露于7,12-二甲基苯并(a)蒽或紫外线B辐射等特定致癌物时,它们不会遵循相同的保护路径。即使存在DNA损伤,这些细胞也会避免衰老耦合分化并继续自我更新。相反,在周围组织和表皮释放的KIT配体信号帮助下,它们进行克隆性扩增。这些微环境来源的信号阻断了保护性分化反应,将干细胞推向易于发生癌症的状态。
对立的细胞命运:变灰或癌症
Nishimura教授指出:"这些发现揭示,同一干细胞群可根据压力类型和微环境信号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耗竭或扩增。"她补充道:"这重新定义了头发变白和黑色素瘤并非无关事件,而是干细胞应激反应的分歧结果。"
研究人员强调,他们的发现并不意味着灰发能预防癌症。相反,衰老耦合分化似乎是一种应激触发的防御机制,在受损干细胞产生危害前将其清除。当这一保障措施失效或被绕过时,受损细胞可能存活并最终导致黑色素瘤。
连接衰老、癌症与细胞自毁机制
通过揭示决定干细胞经历保护性耗竭还是危险扩增的分子通路,本研究将组织衰老的生物学与癌症形成联系起来。研究同时突显了通过"衰老溶解"(senolysis)自然清除受损干细胞的价值——这是一种通过牺牲潜在恶性细胞来预防癌症的生物过程。
E.K.N.获得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S类)(25H00439)、AMED CREST项目(JP22gm1710003-JP25gm1710003)、AMED阐明和控制衰老与长寿机制项目(JP17gm5010002-JP21gm5010002)、AMED SCARDA日本世界一流疫苗研究开发中心计划(JP223fa627001)、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A类)(20H00532),以及日本学术振兴会创新领域研究"干细胞衰老与疾病"(26115003)、2025财年国际联合研究项目(编号:K25-1185)的支持。
Yasuaki Mohri获得了日本学术振兴会青年科学家研究费(18K15114)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C类)(25K10315)的支持。
Jun Seita获得了AMED阐明和控制衰老与长寿机制项目(JP19gm5010003, JP20gm5010003)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C类)(18K08377)的支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