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ke Halpern(助理编辑)
事实核查:Laura Silvius(执行编辑)
核心要点
- 流感疫苗接种通过直接的、非感染性机制降低老年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而不仅仅是预防流感。
- 临床指南推荐所有成年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发病率及死亡率。
- 最新研究证实,接种疫苗的个体MACE发生率较低,凸显了疫苗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这种保护作用与降低全身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和斑块稳定有关。
流感疫苗接种为老年人提供了直接的、基于非感染的益处。
根据在2025年传染病周(IDWeek 2025)上展示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流感疫苗接种与老年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降低相关。
研究作者表示,MACE风险的降低主要是通过直接的、非感染性机制实现的,而非流感预防。
为什么流感疫苗接种对心血管风险很重要?
临床指南基于流感疫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发病率及死亡率的能力,推荐所有成年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往研究人员已证明了流感疫苗在此方面的重要性;一项包括6000多名个体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或未接种疫苗的患者相比,疫苗接种者MACE风险降低36%。
目前正在进行新的研究,以进一步阐明流感疫苗接种对心血管结果的影响。例如,最近的DANFLU-2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流感疫苗可以针对特定的心血管结果提供保护,如心肌炎和心包炎。流感疫苗还被证明可以预防与流感相关的住院和肺炎,尤其是高剂量疫苗。
尽管流感疫苗接种一直与心血管风险降低相关,但研究人员一直难以确定这种益处是由于感染预防、疾病严重程度的缓解,还是其他行为或生物学解释所致。
研究人员发现了什么?
通过使用一种新颖的中介分析方法,本研究作者试图揭示流感疫苗接种后MACE减少的机制。该研究对2023-2024流感季节期间至少进行过1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流感检测的65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了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人员利用电子健康记录数据来确定疫苗接种状态和实验室确认的流感感染。
MACE是本研究的主要结局,定义为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在流感检测后7天内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中风的任何情况。研究采用反事实框架,通过因果中介分析来确定疫苗接种对MACE的总体效应,并将其分解为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
对患者人口统计学的交叉制表提供了4个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风和复合MACE的7天发病率,这些组根据疫苗接种状态和流感状态进行划分。MACE发生率最低(2.1%)的是已接种疫苗且流感检测阳性的人群,而最高(6.8%)的是未接种疫苗且流感检测阴性的人群。这些初步数据表明,无论流感感染状态如何,疫苗都可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共有15,793名参与者被认为符合条件并纳入分析。其中,2,973人(19%)已接种疫苗,而982人(6.2%)流感检测呈阳性。在整个队列中,6.4%的参与者经历了MACE事件。
与未接种疫苗的个体相比,接种疫苗的个体报告的MACE发生率较低(5.2%对6.6%;P = 0.003)。多变量分析用于确认疫苗接种的保护作用(比值比[OR] = 0.71;P < 0.001)。中介分析表明,这种效应大部分是直接的(OR = 0.71;P < 0.001),而通过流感感染的间接效应被认为可以忽略不计(OR = 1.005)。
观察到一个虽小但统计学上显著的中介交互作用(OR = 1.008;P = 0.04),表明疫苗接种对流感相关心血管风险的改变极小。
这些数据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见解为流感疫苗如何降低MACE风险提供了重要背景。流感疫苗并非通过预防流感来产生效果,而是通过降低全身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和斑块稳定,提供直接的、非感染性保护。
鉴于描述非感染性保护具体途径的相应研究数量有限,对这些机制进行更多研究至关重要。然而,这些结果为流感疫苗除了预防感染外还能给患者带来的广泛益处提供了积极的迹象。正如指南已经建议的那样,常规流感疫苗接种应该是高风险患者心血管保护的标志。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