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脑血管疾病包括一些最常见且破坏性极大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2011年导致620万人死亡,在中国其发病率是心脏病的两倍。脑卒中每年在美国造成约20万人死亡,是致残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脑卒中病例预计也将增加,到2030年美国脑卒中死亡人数将翻倍。脑卒中,或称脑血管意外,被定义为由局灶性血管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突然发作。因此,脑卒中的定义是临床性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脑部影像学用于支持诊断。由于大脑及其血管结构的复杂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脑缺血是由持续数秒以上的血流减少引起的。神经症状在数秒内就会出现,因为神经元缺乏糖原,所以能量衰竭迅速。如果血流停止持续数分钟以上,就会导致梗死或脑组织死亡。当血流迅速恢复时,脑组织可以完全恢复,患者的症状只是暂时的:这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的定义要求所有神经体征和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且脑部影像学检查无脑梗死证据。如果神经体征和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证实存在脑梗死,则已发生脑卒中。由于全身性低血压(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脑血流普遍减少通常会导致晕厥(第11章)。如果脑血流低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则主要脑动脉分布区域之间的边缘带可能会发生梗死。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全球性缺氧-缺血会导致广泛的脑损伤;随之而来的认知后遗症群被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第33章)。相反,局灶性缺血或梗死通常是由脑血管本身的血栓形成或来自近端动脉来源或心脏的栓子引起的。颅内出血是由直接进入或围绕大脑的出血引起的;它通过神经结构上的占位效应、血液本身的毒性作用或增加颅内压来产生神经症状。
患者诊疗方法
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诊疗方法
快速评估对于使用溶栓等时间敏感性治疗至关重要。然而,急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不会自行寻求医疗帮助,因为他们很少感到疼痛,而且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疾病无知症);通常是家庭成员或旁观者呼叫求助。因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