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遭遇中风 不典型症状延误救治Warning Signs She Missed Before Having a Stroke at 39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healthline.com美国 - 英语2025-09-17 22:22:3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40字
本文详述39岁珍娜·吉布森因中风症状不典型而延误治疗的真实案例,她将突发症状误判为眼偏头痛导致错过黄金救治窗口,经紧急脑部手术后经历语言肢体功能丧失的艰难康复;专家指出女性中风常表现为虚弱、疲劳等模糊症状,强调BE FAST识别口诀的重要性,揭示80%中风可通过控制血压、健康饮食等生活方式预防,并警示避孕药与基因突变叠加可能显著增加年轻女性中风风险,呼吁公众重视个体化风险评估及及时就医意识。
女性中风隐源性中风中风症状中风治疗中风风险脑部手术MTHFR基因突变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调整降低中风风险
39岁遭遇中风 不典型症状延误救治

一位事业有成的两个孩子母亲,珍娜·吉布森在39岁时突发中风。

因误解中风症状,她被迫接受紧急脑部手术以挽救生命。

吉布森分享亲身经历旨在提高公众对女性中风风险与症状的认知。

2019年5月,39岁的珍娜·吉布森与母亲饭后散步时正讨论参加马拉松的目标,突然瘫倒在地。“我感觉如遭重击。想告诉母亲我无法站立,但症状逐渐显现:言语含糊不清,表达困难。”吉布森向《健康热线》记者回忆道。短暂混乱后,母亲搀扶她回到几条街外的家中。“进屋后我反复说‘不好了,不好了’,让家人递纸笔写下‘不好’。”她回忆道。

由于过去15年多次经历眼偏头痛,她与家人当晚误判为偏头痛发作。她服用布洛芬后请丈夫协助躺下。“当时我已心生恐惧,明知这不是典型偏头痛,但又无面部下垂或明显肢体无力等中风常见症状。”吉布森坦言。凌晨3点醒来时,她已无法正确移动或说话。丈夫呼叫岳母将其送至急诊室,CT扫描未显示中风迹象。医生留院观察至次日神经科会诊,增强CT扫描最终确诊中风。

“现场顿时混乱,医护人员告知必须空运至合作医院进行取栓脑部手术,且时间所剩无几。”她说,“那一刻,我确信自己将离世。”

中风与脑部手术的幸存经历

吉布森接受的脑部手术仅50%成功,因血栓在手术时已扩散。“ICU苏醒后,我丧失语言能力和全身肢体活动能力,但思维清晰。记得当时拼命想说出想说的话,却如同困在躯壳中。”她描述道。卧床期间,她以为再无法行走或说话。“但丈夫激励我:为两个女儿康复,你必须能亲口告诉她们‘我爱你’并呼唤名字。”

这份信念支撑她度过12天住院治疗,在语言、职业及物理治疗中逐步恢复。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四个月。至2019年10月中旬,她恢复半日工作;2022年2月全面重返职场。“不幸的是,我延误了急诊就医时间。若能更早确诊中风,本有更多救治手段。”吉布森反思道。

女性中风病因的特殊性

吉布森的中风被归类为隐源性中风,即病因不明。医生排除了高胆固醇、高血压及动脉阻塞因素。“基因检测显示,避孕药与MTHFR基因突变及八因子共同作用导致高风险。”她解释道。

Access TeleCare神经科主任叶雯·蔡医学博士指出,中风是女性第三大死因。性别相关风险包括妊娠、特定避孕药及激素替代疗法。“高血压女性风险正持续攀升。”她向《健康热线》强调。蔡博士同时澄清误区:“中风是中枢神经系统突发血管事件的统称,涵盖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每种均有复杂病因链。”

诺顿医疗临床效果与中风主任杰西卡·萨姆纳博士补充:尽管男性中风率更高,但女性因寿命更长,最终中风死亡人数更多。25岁后女性中风风险达四分之一。此外,女性初诊误判率更高。“误诊导致识别延迟、治疗延误及二级预防受阻。”萨姆纳指出。

女性中风后预后也往往较差。“这可能与发病时健康状态、年龄及中风严重程度相关。需深入研究女性中风差异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萨姆纳强调。

女性须知的中风症状

萨姆纳指出,女性中风通常呈现传统症状,务必牢记BE FAST识别口诀

  • 平衡障碍或行走困难
  • 视力模糊
  • 面部下垂
  • 单侧手臂无力
  • 言语障碍
  • 立即拨打911

“但女性中风也可能表现为虚弱、意识模糊、疲劳、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萨姆纳补充。蔡博士强调时效性:“部分中风治疗仅在症状发作3小时内有效,延误将大幅增加永久脑损伤或死亡风险。”

吉布森正因此分享经历:“若能更早确诊,本有更多救治可能。”康复期间她学会自我医疗 advocacy,呼吁公众:“主动参与健康管理。若感觉异常,寻求二次诊疗或深入学习,成为自己的健康卫士。健康无可替代,必须自我珍视。”

降低中风风险的途径

蔡博士说明,不同中风类型预防取决于病因,但80% 中风可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

  • 维持健康血压
  • 控制胆固醇与糖尿病
  • 均衡饮食
  • 规律运动
  • 戒烟限酒

萨姆纳补充:“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及基因等不可变因素需关注,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房颤、吸烟及颈动脉疾病等可干预风险必须积极处理。”她建议中风幸存者遵医嘱用药并调整生活方式以防复发。

吉布森身体力行。除自身健康管理外,她主动为女儿阻断风险链:“我让两个女儿检测了我的基因突变,长女携带相同突变。如今我们明确避孕药对她同样不可行。”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烟雾病的症状与病因烟雾病的症状与病因
  • 这些食物可大幅降低中风风险这些食物可大幅降低中风风险
  • 中风前"可能提前一周"出现的两种感觉——需留意的早期征兆中风前"可能提前一周"出现的两种感觉——需留意的早期征兆
  • 什么是中风?什么是中风?
  • 顶级医生分享轻松降低癌症痴呆症和中风风险的方法顶级医生分享轻松降低癌症痴呆症和中风风险的方法
  • 中风意识:了解其含义及如何降低风险中风意识:了解其含义及如何降低风险
  • 这些食物可助大幅降低中风风险这些食物可助大幅降低中风风险
  • 中风医生指出绝对不能做的这件事中风医生指出绝对不能做的这件事
  • 中风是什么:医学百科全解中风是什么:医学百科全解
  • 新研究揭示食物荒漠对心脏病患者的严重冲击新研究揭示食物荒漠对心脏病患者的严重冲击
  • 新研究揭示食物荒漠对心脏病患者的严重影响新研究揭示食物荒漠对心脏病患者的严重影响
  • 颈动脉小斑块在CT血管造影中的表现与隐源性栓塞性卒中的关联颈动脉小斑块在CT血管造影中的表现与隐源性栓塞性卒中的关联
  • 房颤与首次中风后痴呆风险无关联房颤与首次中风后痴呆风险无关联
  • 食物荒漠可能致命 增加心律失常患者中风死亡风险食物荒漠可能致命 增加心律失常患者中风死亡风险
  • 预防儿童人群中的中风与血管性认知障碍预防儿童人群中的中风与血管性认知障碍
  • 医生指出唐纳德·特朗普中风风险存在可疑迹象医生指出唐纳德·特朗普中风风险存在可疑迹象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