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的公立医院外,米歇林·洪萨回忆起邻居发现她母亲昏迷后,等待救护车长达两小时的经历仍心有余悸。此类等待在交通拥堵闻名的超大城市中并不罕见,而这里约2000万人口仅靠100辆救护车提供服务。25岁的洪萨向法新社表示:“这是个严重问题,我们等待时间过长。”她的母亲因脑出血最终幸免于难。
非洲西部最大城市的政商要员常以武装车队和闪烁警灯强行通过交通——尽管他们并未遭遇真正紧急状况。救护车虽鸣响警笛、抄近路并全力疾驰,却时常无济于事。部分原因在于其他司机的不信任:道路长期处于近乎战争的状态,通勤者为抢道互不相让。“我确信救护车多数时间并非运送真正危急病例,这就是我不让路的原因,”38岁的网约车司机安东尼·福拉延卡坦言。
33岁的救护车司机昆·索坦向法新社证实此类态度普遍存在:“多数人不愿让路,这确实影响我们的救援时效。”拉各斯州卫生部常任秘书奥卢塞贡·奥博耶表示,政府目前提供35辆救护车,私营机构运营80至90辆,全市救护车与人口比例约为1:200,000,远低于医疗指南推荐标准。
自2021年创立以来,“八分钟医疗”公司昼夜运营34辆救护车。其名称源于医疗专家建议的8分钟内响应标准。36岁创始人伊布昆·通德奥尼医生表示:“在拉各斯,我们仍相距甚远,但这正是我与团队追求的目标。”他因两位叔父相继死于心脏病发作和哮喘急性发作而创立该服务。通德奥尼本人也曾遭遇救护车救援不力——车祸手臂骨折后等待三小时才获救治。
目前尚无数据统计因等待救护车或困于城市 notorious 的“蜗行”(交通拥堵别称)而死亡的人数。通德奥尼向法新社强调:“拉各斯仅100辆救护车显然不足。”根据多伦多大学全球城市研究所预测,拉各斯人口到2100年将达8800万,有望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城市。但作为非洲人口第一大国(超2.2亿),尼日利亚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于人口爆炸式增长。
历届政府被指控挥霍巨额石油财富:即便增加救护车数量,仍需应对拉各斯大量坑洼不平的未铺装道路。抵达医院的患者往往在恶劣条件下接受低薪医护人员治疗。通德奥尼补充道,医院协调机制缺失导致救护车无法实时获知床位空置情况。
当局亦尝试创新方案:2022年,鉴于城市坐落于大型潟湖之上,水道部门官员易卜拉欣·法穆伊瓦推动设立浮动诊所及船载救护车,服务沿岸15至20个社区。但因资金不足难以扩大规模,当前重点仍是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扩充传统救护车车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