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詹姆斯·宋博士讨论了IL-23抑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药物持久性、新的系统性治疗标准,以及可能媲美生物制剂疗效的即将上市口服药物。
白细胞介素(IL)-23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局部治疗失败的明确定义,生物制剂的使用曾面临复杂情况。上月,国际银屑病理事会(IPC)在《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上发表新文章澄清了这一困惑。皮肤科医生兼Frontier Dermatology临床研究主任及联合首席医疗官E·詹姆斯·宋博士在2025年拉斯维加斯秋季临床皮肤病学会议上就此新标准进行了阐述。
IL-23是一种细胞因子,在维持和激活Th17细胞(辅助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中起关键作用。在银屑病等自身免疫疾病中,IL-23过度活跃,导致Th17细胞产生过量炎症物质。IL-23抑制剂是一类生物制剂药物,它们通过结合IL-23阻止其激活Th17细胞,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且相比靶向IL-17的生物制剂,其给药频率更低。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IL-23生物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包括斯库奇珠单抗(Skyrizi)、古塞奇尤单抗(Tremfya)和替度珠单抗(Ilumya)。
在《管理型医疗执行官》姊妹刊物《皮肤病学时报》的采访中,宋博士概述了使用IL-23抑制剂管理银屑病患者的策略,并简要展望了银屑病药物研发管线。
问:银屑病患者使用系统性疗法的治疗标准是什么?
答: 为避免仅以体表面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衡量指标的局限性,国际银屑病理事会在布鲁斯·斯特罗伯博士指导下建议重新分类疾病严重程度,不再单纯依据体表面积划分轻、中、重度。新建议将患者简单分为两类:局部治疗患者或系统性治疗患者。
符合系统性治疗的条件需满足以下任一标准:体表面积超10%;累及高影响区域(如头皮或生殖器皮肤);或局部治疗失败。但第三项标准此前定义模糊,因为局部治疗失败可能有多种原因——是疗效不佳?药物载体不耐受?还是依从性差?
国际银屑病理事会近期发布了局部治疗失败的明确定义:根据指南,若患者已连续接受两个为期四周的局部治疗疗程,仍未能将体表面积降至1%以下或医生全局评估(PGA)未达基本清除状态,则应判定为局部治疗失败。此外,对自评疾病严重程度高于临床评估、症状负担较重,或过度依赖强效/超强效局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指南给予特殊考量。
问:IL-23抑制剂是否有新数据?
答: 我们展示了在累及高影响区域但体表面积较低的患者中,使用斯库奇珠单抗和古塞奇尤单抗的新数据。两种药物均持续表现出对这些高影响区域的高清除率,这增强了我们在体表面积较小但存在高影响区域受累患者中使用这些疗法的信心。
问:IL-23抑制剂的药物持久性表现如何?
答: 药物持久性(或称药物存续率)是衡量药物疗效、耐受性、安全性以及保险覆盖和依从性的综合指标。我们通过历史数据或理赔数据开展真实世界药物持久性研究。
综合多项大型研究数据可见,患者因各种原因停用首种生物制剂的比例较高,约20%-40%的患者会因疗效不足、安全性或保险问题而中断治疗。所有数据集一致表明,无论是斯库奇珠单抗还是古塞奇尤单抗,IL-23抑制剂类药物在三年内的药物持久性水平最高。若患者使用这两种药物之一,其持续用药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银屑病治疗药物。这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希望患者完全清除皮损,更需长期维持清除状态,而治疗的持久性正是关键。数据显示IL-23抑制剂在此方面表现优异。
问:银屑病药物研发管线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进展?
答: 2026年将是银屑病口服疗法的里程碑之年。尽管已有多种口服疗法,但均未能匹配新型生物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这一局面有望在2026年改变:三款新型口服药物即将问世。其中一款是阻断IL-23受体的口服肽类药物,另两款是第二代TYK2抑制剂,它们对变构域具有更高亲和力和效力。初步数据显示,这些药物不仅可能提升疗效水平,还将实现快速起效和优异的安全性。到2026年,我们将能为患者提供口服药片或注射剂的灵活选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