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一生中约四分之一的人会受到影响。当中风发生时,大脑血管堵塞或受损,导致血流和氧气供应受阻,进而引发神经元及其他脑细胞死亡。尽管通过恢复血流的干预措施可限制脑损伤,但多数中风幸存者仍会遗留言语、运动或认知功能等方面的终身障碍。
尽管大脑中存在未成熟的干细胞,但其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且大脑从中风中恢复的能力依然有限。日本京都大学的高邦·牧(Takakuni Maki)、康·安田(Ken Yasuda)、一登·月城(Kazuto Tsukita)等研究人员现已证实,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OPCs)——大脑中一种广为人知的未成熟胶质细胞类型——在缺氧条件下能有效促进中风后的新生血管形成。该研究今日发表于《干细胞报告》。
研究发现,OPCs的正常功能是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后者通过形成包裹神经元轴突的绝缘层来支持神经功能等。但在大脑中风区域等极低氧环境下,这类细胞会改变行为模式,主动与血管互动以刺激其生长。研究人员通过在实验室将小鼠OPCs暴露于模拟中风的极低氧环境,成功验证了这一机制。当将这些细胞注射到中风小鼠的血液循环中后,OPCs会迁移至中风区域并持续存活数周。关键数据显示,与未经低氧处理的OPCs相比,经低氧条件处理的OPCs能更有效地限制脑组织损伤,并部分恢复运动及行为功能。这主要归因于经处理的中风大脑中形成了大量新血管——此类新生血管对重建脑细胞的氧气与营养供应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