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生罗斯·戈德赛思博士提醒公众注意心力衰竭的易被忽视症状,特别是夜间睡眠时可能出现的异常体征。
英国现约有92万人受心力衰竭影响,每年新增病例达20万例。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提示,该病症可能突然发作或渐进发展,及时诊断尤为关键。
心力衰竭病理机制
心力衰竭指心血管系统核心器官泵血功能减弱,通常因心脏肌肉无力或僵硬导致泵血障碍。这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会严重限制患者活动能力,且"最终可能致命"。尽管无法治愈,但规范治疗可延长症状缓解期。该病症可能引发血栓、心律失常、器官损伤及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预警症状
戈德赛思博士指出,夜间症状识别尤为重要:
- 夜间呼吸障碍:平躺时肺部积液导致呼吸困难,需多垫枕头才能缓解,或夜间憋醒
- 下肢水肿:脚踝、腿部甚至大腿、腹股沟及腹部的液体积聚(医学称水肿)
- 心脏性咳嗽:持续超3周的干咳或伴粉红色/带血痰液,因肺部液体积聚引发
- 快速体重增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肾脏钠水潴留,常见下肢及腹部肿胀
诊断与治疗建议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预约全科医生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睡眠监测或心脏功能检测。水肿伴随头晕、气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预防策略
尽管多发于老年人群,但健康干预宜早不宜迟:
- 均衡膳食结构
- 规律体育锻炼
- 彻底戒除烟草
研究显示80%的心脏病及中风病例可通过预防避免。当前健康决策将显著影响未来心血管健康。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