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差会让大脑加速衰老吗?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2日 09:40
脑龄高于实际年龄可能是健康衰老偏离的信号。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分析:睡眠质量差的人,其大脑表现年龄比实际年龄显著偏大近一岁
我们一生中近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睡眠绝非浪费时间。睡眠远非被动休息,而是一个主动且必需的过程,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并保护大脑。当睡眠受到干扰时,大脑会感受到后果——有时以微妙的方式积累多年。
在一项新研究中,我和同事分析了2.7万余名40至70岁英国成年人的睡眠行为及详细脑部MRI扫描数据。我们发现,睡眠质量差的人,其大脑表现年龄比基于实际年龄的预期显著偏大。
"大脑看起来更老"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们以相同速度增长实际年龄,但某些人的生物钟可能比他人走得更快或更慢。脑成像和人工智能的新进展使研究人员能够基于脑部MRI扫描中的模式(如脑组织损失、皮层变薄和血管损伤)估算个人脑龄。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MRI扫描中的1000多个不同成像指标估算脑龄。我们首先在最健康参与者(无重大疾病且大脑应与实际年龄高度匹配)的扫描数据上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当模型"学会"正常衰老的特征后,将其应用于全部研究人群。
脑龄高于实际年龄可能是健康衰老偏离的信号。先前研究已将表现更老的大脑与更快的认知衰退、更高的痴呆风险甚至早逝风险相关联。
睡眠机制复杂,单一指标无法完整反映睡眠健康状况。因此,本研究聚焦参与者自我报告的五个睡眠维度:作息类型("晨型"或"夜型"人)、典型睡眠时长(7-8小时为最佳)、失眠经历、打鼾情况以及白天过度嗜睡程度。
这些特征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例如,频繁失眠者白天嗜睡感可能更强;晚睡作息类型可能导致睡眠时长缩短。通过将全部五个特征整合为"健康睡眠评分",我们更全面地捕捉了整体睡眠健康状况。
拥有四到五个健康特征的人属于"健康"睡眠类型,两到三个特征者为"中等"类型,零到一个特征者则为"差"类型。
比较不同睡眠类型下的脑龄差异时,结果清晰显现:健康睡眠评分每降低1分,脑龄与实际年龄的差距扩大约六个月。平均而言,睡眠质量差的人脑龄比实际年龄预期大近一岁,而睡眠健康者未出现此类差距。
我们还单独考察了五个睡眠特征:作息类型偏晚和睡眠时长异常是加速大脑衰老的最主要因素。
一年看似短暂,但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即使微小的脑衰老加速也可能随时间累积,潜在增加认知障碍、痴呆及其他神经疾病风险。
好消息是睡眠习惯可改变。虽然并非所有睡眠问题都易解决,但简单策略——如保持规律作息、限制睡前咖啡因/酒精摄入及减少屏幕使用、营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可改善睡眠健康并可能保护大脑。
睡眠质量如何具体影响大脑健康?
一种解释可能涉及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会升高体内炎症水平。而炎症可通过多种途径损害大脑:损伤血管、触发毒性蛋白堆积、加速脑细胞死亡。
得益于研究初期采集的参与者血样,我们得以探究炎症的作用。这些样本包含大量循环炎症生物标志物信息。纳入该因素分析后,我们发现炎症水平解释了睡眠与脑衰老关联的约10%。
其他机制可能同样重要
另一种解释聚焦类淋巴系统——大脑内置的废物清除网络,主要在睡眠期间活跃。当睡眠受干扰或不足时,该系统可能无法正常运作,导致有害物质在大脑中堆积。
还有一种可能是:睡眠质量差会增加其他损害大脑健康的疾病风险,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本研究是同类中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之一,优势在于庞大的研究人群、多维度的睡眠健康测量,以及通过数千个脑部MRI特征对脑龄进行精细估算。尽管先前研究已将睡眠质量差与认知衰退和痴呆相关联,但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睡眠质量差与可测量的大脑表现年龄老化直接相关,而炎症可能是解释这一关联的关键机制。
大脑衰老无法避免,但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选择能塑造其发展进程。本研究意义明确:要使大脑保持更长时间健康,必须优先保障睡眠质量。
阿比盖尔·多夫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流行病学博士后研究员。本文最初由《对话》杂志发布。
【全文结束】